6.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創新與應用之研究
所在宿舍:3.林口-庚勤樓
主題: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常雅珍
系所:幼保系
計畫內容
分析逃難包的功能與優缺點
一、逃難包的重要性 2011年,日本東北發生了規模9.0的大地震,且與火災、海嘯、核災一起衝擊日本,導致複合性災害。在臺灣,曾發生過921大地震、卡翠娜颱風與莫拉克風災等強大的災害,許多的災民都還來不及準備基本生活需求品、重要個人物品,就被天災侵襲了家園(引自陳育賢,2011),這些天然災害讓人們措手不及,也提醒大家居安思危的重要,災難發生時,72小時是搶救的黃金時期,而當災難來時,很多人根本沒有時間準備物品就衝出去逃難,如此,許多防災宣導都提到家中要準備逃難包的重要性。 內政部(2011)強調,逃難包裡應含有水、食物、急救用品、禦寒衣物、毯子及個人重要物品。而臺北市政府消防局(2011)也建議逃難包裡應含有維持生命基本需求的物品、個人用藥、工具等。不過依不同地區及不同人的需求會有所改變,如有些會放繩子,以利高處逃脫;有些會具備輕巧攜帶的救命毯,具防風、防水、保溫功能,可在天候不佳時,預防失溫情形發生。因為救難包裡放置的內容物可以讓你撐72小時,才能夠擁有等救援來時活著的機會。
二、分析市面上逃難包的優缺點 內政部(2011)在前幾年宣導家中必須有逃難包的重要性以及所需內容物的列表,市面上就此出現很多不同種類的逃難包。不同的災難,有不一樣的設計方式, 研究者發現逃難包不僅僅只有供家庭使用,另外有像是災難用、火災用,甚至是特務人員用,這些都各自有優缺點,因此研究者將產品分析其優缺點,再透過系統化設計策略提供明確化的設計方向,作為設計者在設計時的參考依據。 表2-1呈現市售逃難包種類、款式及優缺點分析,其優缺點如表2-1說明,然而仍有可強化之處,共同的優點是攜帶方便,可以隨拿即走;共同的缺點就是缺乏分類標示,會使得包包內部雜亂且不容易翻找。以產品1和產品4而言,無防水材質且都缺乏放置糧食的空間,可能會有內容物被淋濕且沒有糧食就缺乏能夠讓使用者生存的基本物品;產品2的容量太小、缺乏背袋,讓使用者只能用提的,較不方便、網狀的格網容易勾破;產品3和產品5為側背的逃難包,背久了會使得肩膀痠痛。市售的逃難包大多針對某項功能作強化,並非多功能,收納方面也都沒有特殊設計,因此本研究將逃難包加以改進,增加收納及強化功能,使得逃難包變得更加便利。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是質性研究,採內容與實作分析,先對市場市面逃難包進行分析,再透過「心智繪圖」釐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找出外觀、空間、功能三方面做為產品設計的主要方向,並訂出次要目標,接著循序漸進實際做出自製「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完成後,透過試用,以半結構式訪談十位家長與其子女使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的感受,檢討和發現缺失並做修正。
第一節 研究流程
一、思考研究的內容:確定研究主題,撰寫研究題目、動機與目的,並為研究者製作的背心產品命名。
二、文獻資料探討、整理和分析:研究者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針對背心作設計。
三、紀錄製作過程: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先畫出親子逃難背心設計圖(詳見圖1),再實際做出親子逃難背心成品,並記錄、呈現製作的步驟與圖片。
四、預試、修改背心:研究者的背心產品做完後,找3~6歲的幼兒試用,接著檢討和發現背心的缺失並做修正。
五、逃難家庭使用心得:研究者找十位家長與學齡前期幼兒子女3-6歲之逃難家庭 使用「親子逃難背心」,並以半結構式訪談與記錄下照顧者的感想與觀點。
六、結論與建議:研究者給研究的成果下結論和建議。 研究對象 由於本研究需要受試者使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後的感想,因此研究者使用立意抽樣,選取十位家長與學齡前期幼兒子女(3-6歲)作為研究對象,請他們試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產品,並接受研究者的滿意度調查及半結構式訪談。 心智繪圖 心智繪圖為Tony Buzan所構想發明,靈感來自大腦神經元的構造以及人類神經迴路的連接方式(黎珈伶,2010),孫易新(2003)指出心智繪圖兼具左右腦的功能,包括左腦的文字、數字、行列、順序、邏輯等功能以及右腦的韻律、色彩、空間、創意、想像力等功能。
根據文獻探討中收集到市面產品的調查結果,再透過表格整理找出目標之間的主從關係,進一步利用心智繪圖釐清概念之間的關係,使研究目標透過圖3的呈現,主要目標分析多功能背心的七合一功能,次要目標分別敘述,做為產品設計的方向。
一、完整收納方面:(1)背包:以攜帶方便且不占空間可背可穿為主;(2)枕頭:具備生活化、可睡覺用。
二、帽子保護方面:(1)環保EPC板:可保護頭部的材質;(2)防水(3)安全扣環。
三、分隔口袋方面:(1)口袋設計:分別有束口袋、暗袋和一般口袋來增加空間以及安全性;(2)內容物:放置水、糧食、手電筒…等;(3)標示:利用口袋圖案表是放置物品。
四、合併睡袋方面:(1)小孩用:提供小孩保暖、休息以及給予安全感。 五、背心設計方面:(1)安全扣環:使穿在身上更有安全感;(2)裹布:達到保暖與舒適的效果;(3)螢光布;(4)拉鍊:讓背心能夠完整的結合,以便防風 ;(5)名牌:能在短時間辨別身分;(6)方便穿脫;(7)119字樣:能夠馬上知道求救訊號;(8)防水。
六、防水材質方面:(1)保暖:防止被雨淋濕,當睡袋時可保暖以防感冒。
七、螢光醒目方面:(1)螢光條放置:可同時加在背包、帽子、背心、名牌上面,引人注目更有安全。
資料蒐集 研究資料蒐集方式如下:
(一)意見調查 研究者透過「心智繪圖」釐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找出多功能背心的七合一功能做為產品設計的主要方向,並訂出次要目標,運用這些主要目標及次要目標,研究者設計出滿意度問卷,透過「非常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點方式評定,以瞭解受試者使用後的心得。
(二)訪談 研究者從意見調查表中,可以瞭解受試者的滿意度。接下來希望用訪談受試者使用後的心得與感想。訪談前先請受試者簽立研究同意書,同意書內容也表明,研究者請她們試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並以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方式,進行訪談,並輔以「現場錄音」方式記錄,最後再將訪談之錄音檔轉譯成逐字稿的文字資料。
四、資料分析
(一)逐字稿:研究者在訪談的同時錄音,並把錄音內容打成文字檔後,透過編碼的方式做分析。
(二)開放性編碼:先將訪問受試者時所收集的逐字稿,根據研究問題找出有意義的內容劃線,進行編碼時給予命名,再藉由此命名分類,以釐清各種概念。
五、效度 在質化研究所指的效度(validity),指描述的正確性,亦即研究者對研究情境與脈絡能做出正確的敘述(洪英,2002)。本研究採用三角檢定法(triangulation),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時間點,以不同的研究者,蒐集訪談資料(黃寶園,2009),強化資料間互相的效度檢定,而本研究是透過不同研究對象和分析者,來做三角檢定,說明如下:
(一)資料的三角檢定 本研究者採不同的資料蒐集方式,包括市售產品探討、問卷及訪談,檢視研究者的一致性。
(二)分析者的三角檢定 本研究除了研究者之外,並找五位專家學者及同儕一起討論,以檢視效度。
(三)研究對象的三角檢定 本研究者透過不同的研究對象,包括訪談受試者、五位專家學者等,使獲得的資料更加有意義,進而提升效度。
預期成效:
★執行前質化:未學習前,已完成研究動機、目的、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
★執行前量化:已完成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設計圖,已通過新型發明專利,目前領證中。
★執行後質化:學習後,專題的內容以及方向都明確,並能完成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及研究報告
★執行後量化:學習後,能夠將成品製作出來,並舉辦成果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