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4101230/http://project.cgust.edu.tw:80/files/13-1023-9231.php?Lang=zh-tw
首頁 > 學習資源 > 魔法學習家族
字體大小調整
6.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創新與應用之研究
X檔案-6.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創新與應用之研究

6.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創新與應用之研究


所在宿舍:3.林口-庚勤樓
主題: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常雅珍
系所:幼保系

03/20討論彼此的設計理念 03/20將組員的理念畫成設計圖 03/20將討論的內容打成電子檔 04/03完成小配件的設計圖 04/03組員一起討論哪裡需要修改 04/03溫老師給予我們設計圖建議 04/10組員們先將小配件都黏膠固定並黏上一邊的魔鬼氈 04/10將魔鬼氈與背心上另一邊做結合 04/10專注的塗抹膠,讓成品呈現得更完美 05/18看書面資料,給予建議 05/18說明收納袋的好處 05/18實際試穿的照片 05/21展示我們的作品 05/21上台頒獎獲得佳作 05/21獲得的獎狀 06/02成果發表上台報告製做的實物 06/02雅珍老師特製獎狀做鼓勵 06/02所有參與成果發表的團體照

計畫內容

分析逃難包的功能與優缺點
一、逃難包的重要性 2011年,日本東北發生了規模9.0的大地震,且與火災、海嘯、核災一起衝擊日本,導致複合性災害。在臺灣,曾發生過921大地震、卡翠娜颱風與莫拉克風災等強大的災害,許多的災民都還來不及準備基本生活需求品、重要個人物品,就被天災侵襲了家園(引自陳育賢,2011),這些天然災害讓人們措手不及,也提醒大家居安思危的重要,災難發生時,72小時是搶救的黃金時期,而當災難來時,很多人根本沒有時間準備物品就衝出去逃難,如此,許多防災宣導都提到家中要準備逃難包的重要性。 內政部(2011)強調,逃難包裡應含有水、食物、急救用品、禦寒衣物、毯子及個人重要物品。而臺北市政府消防局(2011)也建議逃難包裡應含有維持生命基本需求的物品、個人用藥、工具等。不過依不同地區及不同人的需求會有所改變,如有些會放繩子,以利高處逃脫;有些會具備輕巧攜帶的救命毯,具防風、防水、保溫功能,可在天候不佳時,預防失溫情形發生。因為救難包裡放置的內容物可以讓你撐72小時,才能夠擁有等救援來時活著的機會。
二、分析市面上逃難包的優缺點 內政部(2011)在前幾年宣導家中必須有逃難包的重要性以及所需內容物的列表,市面上就此出現很多不同種類的逃難包。不同的災難,有不一樣的設計方式, 研究者發現逃難包不僅僅只有供家庭使用,另外有像是災難用、火災用,甚至是特務人員用,這些都各自有優缺點,因此研究者將產品分析其優缺點,再透過系統化設計策略提供明確化的設計方向,作為設計者在設計時的參考依據。 表2-1呈現市售逃難包種類、款式及優缺點分析,其優缺點如表2-1說明,然而仍有可強化之處,共同的優點是攜帶方便,可以隨拿即走;共同的缺點就是缺乏分類標示,會使得包包內部雜亂且不容易翻找。以產品1和產品4而言,無防水材質且都缺乏放置糧食的空間,可能會有內容物被淋濕且沒有糧食就缺乏能夠讓使用者生存的基本物品;產品2的容量太小、缺乏背袋,讓使用者只能用提的,較不方便、網狀的格網容易勾破;產品3和產品5為側背的逃難包,背久了會使得肩膀痠痛。市售的逃難包大多針對某項功能作強化,並非多功能,收納方面也都沒有特殊設計,因此本研究將逃難包加以改進,增加收納及強化功能,使得逃難包變得更加便利。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是質性研究,採內容與實作分析,先對市場市面逃難包進行分析,再透過「心智繪圖」釐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找出外觀、空間、功能三方面做為產品設計的主要方向,並訂出次要目標,接著循序漸進實際做出自製「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完成後,透過試用,以半結構式訪談十位家長與其子女使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的感受,檢討和發現缺失並做修正。
第一節 研究流程
一、思考研究的內容:確定研究主題,撰寫研究題目、動機與目的,並為研究者製作的背心產品命名。
二、文獻資料探討、整理和分析:研究者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針對背心作設計。
三、紀錄製作過程: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先畫出親子逃難背心設計圖(詳見圖1),再實際做出親子逃難背心成品,並記錄、呈現製作的步驟與圖片。
四、預試、修改背心:研究者的背心產品做完後,找3~6歲的幼兒試用,接著檢討和發現背心的缺失並做修正。
五、逃難家庭使用心得:研究者找十位家長與學齡前期幼兒子女3-6歲之逃難家庭 使用「親子逃難背心」,並以半結構式訪談與記錄下照顧者的感想與觀點。
六、結論與建議:研究者給研究的成果下結論和建議。 研究對象 由於本研究需要受試者使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後的感想,因此研究者使用立意抽樣,選取十位家長與學齡前期幼兒子女(3-6歲)作為研究對象,請他們試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產品,並接受研究者的滿意度調查及半結構式訪談。 心智繪圖 心智繪圖為Tony Buzan所構想發明,靈感來自大腦神經元的構造以及人類神經迴路的連接方式(黎珈伶,2010),孫易新(2003)指出心智繪圖兼具左右腦的功能,包括左腦的文字、數字、行列、順序、邏輯等功能以及右腦的韻律、色彩、空間、創意、想像力等功能。
根據文獻探討中收集到市面產品的調查結果,再透過表格整理找出目標之間的主從關係,進一步利用心智繪圖釐清概念之間的關係,使研究目標透過圖3的呈現,主要目標分析多功能背心的七合一功能,次要目標分別敘述,做為產品設計的方向。
一、完整收納方面:(1)背包:以攜帶方便且不占空間可背可穿為主;(2)枕頭:具備生活化、可睡覺用。
二、帽子保護方面:(1)環保EPC板:可保護頭部的材質;(2)防水(3)安全扣環。
三、分隔口袋方面:(1)口袋設計:分別有束口袋、暗袋和一般口袋來增加空間以及安全性;(2)內容物:放置水、糧食、手電筒…等;(3)標示:利用口袋圖案表是放置物品。
四、合併睡袋方面:(1)小孩用:提供小孩保暖、休息以及給予安全感。 五、背心設計方面:(1)安全扣環:使穿在身上更有安全感;(2)裹布:達到保暖與舒適的效果;(3)螢光布;(4)拉鍊:讓背心能夠完整的結合,以便防風 ;(5)名牌:能在短時間辨別身分;(6)方便穿脫;(7)119字樣:能夠馬上知道求救訊號;(8)防水。
六、防水材質方面:(1)保暖:防止被雨淋濕,當睡袋時可保暖以防感冒。
七、螢光醒目方面:(1)螢光條放置:可同時加在背包、帽子、背心、名牌上面,引人注目更有安全。
資料蒐集   研究資料蒐集方式如下:
(一)意見調查   研究者透過「心智繪圖」釐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找出多功能背心的七合一功能做為產品設計的主要方向,並訂出次要目標,運用這些主要目標及次要目標,研究者設計出滿意度問卷,透過「非常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點方式評定,以瞭解受試者使用後的心得。
(二)訪談 研究者從意見調查表中,可以瞭解受試者的滿意度。接下來希望用訪談受試者使用後的心得與感想。訪談前先請受試者簽立研究同意書,同意書內容也表明,研究者請她們試用「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並以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方式,進行訪談,並輔以「現場錄音」方式記錄,最後再將訪談之錄音檔轉譯成逐字稿的文字資料。
四、資料分析
(一)逐字稿:研究者在訪談的同時錄音,並把錄音內容打成文字檔後,透過編碼的方式做分析。
(二)開放性編碼:先將訪問受試者時所收集的逐字稿,根據研究問題找出有意義的內容劃線,進行編碼時給予命名,再藉由此命名分類,以釐清各種概念。
五、效度 在質化研究所指的效度(validity),指描述的正確性,亦即研究者對研究情境與脈絡能做出正確的敘述(洪英,2002)。本研究採用三角檢定法(triangulation),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時間點,以不同的研究者,蒐集訪談資料(黃寶園,2009),強化資料間互相的效度檢定,而本研究是透過不同研究對象和分析者,來做三角檢定,說明如下:
(一)資料的三角檢定 本研究者採不同的資料蒐集方式,包括市售產品探討、問卷及訪談,檢視研究者的一致性。
(二)分析者的三角檢定 本研究除了研究者之外,並找五位專家學者及同儕一起討論,以檢視效度。
(三)研究對象的三角檢定 本研究者透過不同的研究對象,包括訪談受試者、五位專家學者等,使獲得的資料更加有意義,進而提升效度。

預期成效:

★執行前質化:未學習前,已完成研究動機、目的、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
★執行前量化:已完成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設計圖,已通過新型發明專利,目前領證中。
★執行後質化:學習後,專題的內容以及方向都明確,並能完成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及研究報告
★執行後量化:學習後,能夠將成品製作出來,並舉辦成果發表會。

家族活動日期:03/20時間:19:00-22:00

地點:寢室
講師:溫鳳琴
活動記錄:
討論彼此的想法,畫出設計圖

家族活動日期:04/03時間:19:00-21:30

地點:交誼廳
講師:溫鳳琴
活動記錄:
請指導老師給予意見,進行設計圖的修改,讓組員們能定下最後設計圖的版本

家族活動日期:04/10時間:19:00-21:00

地點:溫老師家
講師:溫鳳琴
活動記錄:
將設計圖利用不織布,剪出形狀再拼湊黏上,完成每一個小配件,再把小配件利用魔鬼氈黏在逃難背心上

家族活動日期:05/18時間:20:00-22:00

地點:M604
講師:常雅珍
活動記錄:
將背心的作品完成,請組員們試穿,分享感覺

家族活動日期:05/21時間:13:00-16:30

地點:中台科大
講師:常雅珍
活動記錄:
參加中臺科大主辦的兒童創新生活用品決賽,上台報8分鐘內PPT,獲得佳作

家族活動日期:06/02時間:17:00-19:30

地點:D502
講師:常雅珍
活動記錄:
成果發表,聽聽每一個組員的作品與好的想法,從中學習好的地方

家族心得-成員:黃詩庭

心得內容:
這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利用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去參加比賽。這次參加中臺科技大學所舉辦的比賽,是全國性且與幼兒創新生活用品相關的比賽,算是很有挑戰的一個活動。 我們參賽的作品為七合一多功能親子逃難背心,主要是針對幼兒與家長所設計的親子衣物,希望能在有災難時,可以即時的用在身上,保護安全。之前就有報名比賽,不過要先等到初審結束才能知道節,所以在等待的過程都覺得時間很漫長,直到公告我們有進入決賽時,覺得非常開心,但也由於剩下一星期的時間,所以非常的趕,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彼此互相合作、準備,將複賽要使用的書面資料與海報整理好,我相信有努力就有收穫,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到台中比賽。 這次總共有15組的參賽隊伍,我們互相觀摩,其實對自己的東西覺得沒什麼信心,大家都很有優點,在做簡報的時候,我們盡可能地將自己的作品告訴大家,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雖然只有短短的8分鐘,但那就是關鍵了。當天就告訴我們比賽的成績,一聽到是佳作,心中充滿很多的感動,在短時間內所作的一個比賽,也可以獲得這樣的成績,也心滿意足了,希望下一次來參加的時候,能夠拿更好的獎回去,證明我們的實力。我們從這次的比賽,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有看到大家的優點,每個人都是為了創新而下了很多的苦工,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將東西研發出來的那一刻,那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很謝謝夥伴、也謝謝指導老師雅珍老師給我們的建議與鼓勵。

家族心得-成員:許慧婷

心得內容:
我覺得要創造出一樣東西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模仿很容易,但是無中生有是很難的。剛開始組員有想到這一件作品,但是我覺得是很難去實現完成的,畢竟我對於縫紉這一塊沒有太多的學習,沒有辦法去製作,可是有了魔法家族給予我們的經費,我們可以去採購、詢問有縫紉經驗的人、跟他一起合作,很幸運的,我們遇到的老師很好,很細心的指導我們,也花很多時間與我們一起修改,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是我最感動的時候,雖然額外花很多時間,但我覺得都很值得,我覺得除了幼保,我更學到了一項新的技能,雖然還不是很純熟,但慢慢地也許可以經由練習,變得更厲害。

家族心得-成員:杜易儒

心得內容:
之前就有很多的地震新聞,最讓我有感覺的就是日本311大地震,當時很多人都流浪在避難所外,又冷又餓,因為災難真的很突然,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災難什麼時候會來到,於是就有這個想法。 一切都很巧,剛好有魔法家族可以申請經費,經由幾個好朋友的討論之後,我們決定製作這樣的東西,希望將來可以對社會有一些貢獻,但有的人對於裁縫這件事情不太熟悉,因此,我們必須去找專家幫忙,剛好有同學的鄰居是做衣服的。我們一大群人就馬上去拜訪,當時還不確定,但當溫小姐要與我們合作時,我們真的覺得很開心,之後我們經過很多次的討論與開會,到實際到布行挑布,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好像自己是設計師的感覺。 製作一項新的東西我想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團隊合作、大家一起分工,很開心就這樣完成了,後來也有去參加全國的比賽,覺得很光榮。

家族心得-成員:李佩綺

心得內容:
能夠透過魔法家族的活動,不斷的與組員討論激發想法,完成一件實務的作品很感動,從無到有的歷程,也有機會參與全國性的比賽,在參與比賽中也能聆聽到別人的創意與巧思,從中吸取好的想法再做分享,然後獲得佳作倍受肯定的感覺,感受到努力這麼久有這麼棒的收穫真的很棒,在頒獎宣布我們獲得佳作的當下非常開心,這個獎項讓我們更加肯定自己的成品,以及滿滿的感動努力的這麼久倍受大家肯定,在我們努力的過程中,多次的修改與討論,雖然遇到一些不懂如何修改的考驗,感謝有夥伴的合作與幫忙,以及雅珍老師的指導,才能夠讓我們的這個創新的作品順利完成,並且有機會參與每個比賽。

家族心得-成員:李昱岑

心得內容:
謝謝我的組員們當時找我一起參與魔法家族,剛開始很不知道要做些什麼,但在一次又一次的開會中討論彼此的想法,每個人的想法都很重要,而我們就總結了大家的好點子進行創作,我們一步又一步的開始前進,買布的過程很不容易太多家店太多選擇,但是在專家給予建議之下,不僅找到適合的布還很順利完成設計圖上的製作,看到完整的作品很感動,還有機會讓成品去比全國性的比賽,也聽到去參賽的組員與我們分享許多經驗,真的很有收穫,能夠有這麼棒的組員一起完成一件事真的是大大的成就,在未來也更有信心可以多參與不同的比賽,不僅可以證明自己還能夠有所成長。

家族心得-成員:李家宜

心得內容:
從來沒有想過能夠透過組員們的想法與巧思能夠一起創造出一個很棒的作品,這個歷程很漫長,但有大家互相合作和老師的指導,以及專家給與的建議與幫忙,才能夠有效率的在這段時間內慢慢的修改而完成了,完成後透過組員們去參加比賽,獲得佳作這麼大的肯定,覺得努力這麼久真的很有成就,聽到參與的組員們熱情的分享一些看到的成品與想法,真的有很大的收穫,這一路上感謝有大家的陪伴與鼓勵,讓我更有動力的堅持完成每一步,感受到自己小小的貢獻,加上大家的想法,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也和所有的組員們一起成長很多,互相學習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

 
瀏覽數  
  • 轉寄親友
  • 友善列印
  • 新增到收藏夾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 : 1590
Voic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