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黃金比例之咖啡研究家族

Posted by 邱冠菁2014/06/08

介紹咖啡產國

計畫簡述:

經過多次的家族課程中,學習到許多咖啡之相關知識,在培養學生技能之餘還能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課程中從咖啡歷史、咖啡豆產國、產區、莊園、合作社、豆性、烘培、研磨、沖煮、杯測、啜吸、聞香、味覺、嗅覺等知識,每一個技巧看似容易,卻不簡單。雖然沖煮往往是咖啡的最後一個階段,但在前面的國家氣候、農民採收的用心程度、烘培的天氣與技巧,都深深的影響到咖啡的品質。學習歷史與產區後,並開始研究沖煮咖啡,我們採用多種沖泡技巧來呈現,並挑選出最適沖泡隻黃金比例咖啡。

品評咖啡

介紹咖啡香氣

預期成效

質化指標:
1.學習影響咖啡口感之因素。
2.學習實際操作。
3.了解咖啡歷史。
量化指標:
1.能清楚說明虹吸壺之使用原理。
2.完成本校學生最喜愛咖啡之沖泡條件數據。
3.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結果與討論

質化指標: 1.學習影響咖啡口感之因素:產國氣候、人工栽培、莊園特色、豆性、烘培、沖煮條件。 2.學習虹吸式沖煮之使用方式。 3.咖啡歷史從非洲衣索比亞到亞洲台灣。 量化指標: 1.每位家族成員皆能清楚虹吸之真空原理,並使用虹吸壺沖煮咖啡。 2.調查最適沖泡黃金比例之水與咖啡粉比為1:18。

聞咖啡之濕香氣

學習挑咖啡豆

整體心得:

在課程當中,最有趣的兩個部分就是:挑選壞豆以及咖啡品評,一開始老師先教導我們各種咖啡品種的等級,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阿拉比卡」的等級是精品等級咖啡;而較劣質的咖啡則是「羅布斯塔」,平常去到咖啡廳,都不知道該點哪種咖啡來喝,總是都喝加糖、加奶的拿鐵類飲品,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頂級的咖啡就是要喝原味,加了糖和牛奶就會改變它的美味,在下一次進入到咖啡店之際,我便會慢下腳步,仔細思考老師曾經教過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   除了適用講義講解課程外,老師還精心地準備了咖啡豆教材,裡面包含著課堂中所教過的「好豆」和「壞豆」,壞豆的定義和辨別方式有很多,最令我感到意外的就是:竟然未熟豆也算是壞豆!曾經以為未熟的豆子,應該可以像水果一樣,擺在較高溫的環境中便會變成熟豆,之後就可以食用、販賣,這堂課程才讓我曉得,未成熟的咖啡豆一樣算是品質不佳的豆子,一樣不能販售跟飲用。當好豆、壞都全部集聚於同一盤的時候,我根本無法輕易地做出判斷,挑出來的豆子中約有三分之一其實是好豆子,可能在豆子上有小洞,我們就誤判為是壞豆,這是一個平常並不會有的體驗,十分特別,也十分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