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604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關中

執行率

100

  • 7場活動
  • 剩餘0元
  • 預算12000元
  • 已執行 12000元

學習目標

家族名稱:I CAN DO IT∼『職』能擁有
所在校區:林口
主題: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游曉微
系所:K000護理學院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
1.藉由本專題計畫扭轉日照中心制式課表的照護模式,落實「以個案為中心」的共同決策理念,創造出新型態照護模式。
2.透過職能分析及目標達成評量工具,分析日照中心的長者於失能(或失智)後的職能能力,發掘長者生命中最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和擅長的職能活動,使得日照長者發揮潛能並增進自我效能感。
3.透過專題計畫,幫助日照中心照顧服務人員擬定「以個案為中心」的職能活動課程,反轉制式化課表的照顧模式,讓日照中心長者有能力規劃自身生活目標,活出新自我、賦予自我生命新意義。

計畫內容

本期計畫的學習方法包括:
(1)透過長照機構見習(日間照顧中心),瞭解實際機構的內部運行方式與如何妥善照顧長輩。
(2)透過讀書會和定期與老師meeting,精進英文文獻搜尋技巧及書目管理軟體應用,探討職能剝奪、職能疏離相關文獻。
(3)參與日照中心的教育訓練課程,熟悉面對日照長者同理心及溝通技巧的原則,將以融合並透過教案的推廣,讓更多人能了解本次計畫。
(4)使用半結構式評估工具(目標達成評量工具),與長者、家屬、日照中心的照顧服務人員討論,找尋長輩最適任的活動及職能角色。
(5) 執行2位日照中心長者職能角色小企畫案,並且製作本專題計畫的服務流程教案,期望推廣至其他日照中心。

執行方法有分為五步驟,分別是瞭解機構內部運轉方式、與長者及家屬溝通、評估環境與長者活動分析、執行符合長者能力的活動、做出適於推廣更多日照中心使用的職能角色教案模組。
(1)瞭解機構:先透過與日照中心主任和第一線服務人員的溝通與討論,瞭解日照中心平時照顧長者的方式,並訪問第一線服務人員對於長者的期望是什麼。
(2)與長者及家屬溝通:與參加職能角色小企畫案的長者以及家屬說明活動目的及流程,瞭解家屬對於長者的期望或長者自身期望是否有衝突,並依照兩者的期望規劃合宜的職能角色活動。
(3)評估環境與長者活動分析:透過職能分析及目標達成評量工具等方式,瞭解長者的活動功能、環境活動範圍。利用有限的環境給予長者最大能力的幫助,利用前後測評估也可以瞭解此活動是否可以真正的幫助到長者。
(4)執行符合長者能力的活動:經過上述溝通、評估、目標設定等流程,設計出一個「符合長者自身期望、環境、活動結合」的職能角色企劃案,讓日照中心活動跳脫制式化課程,翻轉成為「以個案為中心」的豐富活動。
(5)推廣教案模組:蒐集職能角色企劃活動的回饋問卷,檢討各種日照中心情境並歸納長者可能的職能活動角色,期望將此結果製作成教案,提供更多日照中心引用。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預定行程

預期家族活動1

預期家族活動2

預期家族活動3

預期家族活動4

預期家族活動5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家族活動5

家族活動6

家族活動7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我們創新專題理念是以長者為中心去思考日照有意義的一天怎麼過。

首先要找出長者本身感興趣或想達成目標,再評估目標可行性並融入長者日常生活中,讓長者既可以完成自己目標又不會有太大的生活作息改變。服務流程步驟如下:
1.建立關係和評估長者感興趣的事情:利用「目標達成評估表」來擬定長者對於自己的生活目標並加以量化,包括詢問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障礙程度?哪些事情對自己是重要的?對未來的目標?希望可以完成的事項?過程中,使用「自主生活卡片」讓長者可以更加明確的分類與凝聚目標,並且與長者討論他們在日照想要完成的生活小願望或是對目標達成的難易度。
2.提出創新服務草案:確立長者和它的生活小願望、小目標後,由團隊設想如何將長者的目標融入日照中心日常活動中,過程中與社工、長者共同討論來調整可行性,讓服務計畫能完全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因為生活目標和介入方式都是長者自己設定和共通擬定的,長者對於計畫執行更有控制感。
3.評估成效和策展:為了確保執行成效結果,我們在第1週、第6週、第12週評估長者的目標達成改變狀況。「目標達成評量表」可以幫助我們和日照人員一起了解長者對於目標達成的完成度、困難程度是否有改變,也能判斷長者的想法及所期盼的生活小願望。在第6週時,我們會幫長者舉辦小型策展,紀錄日照中心的生活目標達成小故事,分享給其他長者。我們已經完成第6週策展,「I CAN DO IT∼『職』能擁有」創新方案是幫長者在日照中心的生活中加入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小目標/小任務,增加多樣性和自己動手做的意願,讓興趣和生活結合everyday。

我們也期望改變日照中心人員的想法,讓照顧人員感受到發掘長者興趣任務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找到長者興趣任務後,其實更能吸引長者自己動手操作,扭轉長者一昧地接受照顧資源,是讓照顧負擔更減輕的方法。

與長輩會談以暸解生活小願望

與長輩會談以暸解生活小願望

結果與討論

確立目標並與長輩討論植栽

確立目標並與長輩討論植栽

一個人從出生至死亡,每天經歷的大小事情,包括:吃喝、休閒、身體清潔、社交活動等,皆稱為「職能活動」。健康的人,每天從事許多對個人具有意義的職能活動,但是,當失能或失智發生時,個人的職能活動可能因為生理或心理發生變化而導致中斷。在長照場域中,當長者因環境因素而限制個人在現實情境中的某些活動,或是個人無法直接控制的因素而導致無法參與對自己有必要、有意義的活動時,就是發生了「職能剝奪(occupational deprivation)」。

我們期待能由這次的計畫「I CAN DO IT∼『職』能擁有」,幫助長輩找回自己的生活,別被照顧者所剝奪。根據本次計畫在執行第一週、第六週、第十二週的評估結束後,小組都會開一次會議討論每次的結果,在第一週評估結束時,發現其中一位長者的憂鬱分數已達到健康狀況的臨界點,就有先按照長輩的喜好來規劃他的活動,在第六週去評估時,發現長輩的憂鬱指數有降低,就發覺到長輩對我們幫他們規劃的活動有達到他們身心靈上的快樂,這讓我們感到很驚喜;另一位長者在我們第一次幫他評估時,便有說過他的興趣喜好是甚麼,我們便從他的喜好著手去規劃,再之後去評估時,有發現到他在自己做的過程中是開心的,由此結果也可發現與我們當初所設立的目標皆有達成。

在計畫結束時,我們所收穫到的成果且想跟大家建議的是,在長輩還能自己動手做自己喜愛的事情的時後就讓他自己做,只需要在一旁協助即可,也透過本次企劃的結果讓我們思考如何將評估的目標融入到長者日常生活中,讓長者既可以完成自己目標又不會有太大的生活作息改變,甚至需要思考如何透過教案模組的方式將此方案呈現,提供更多日照中心引用。

整體心得

相較於透過上課時所播放的照片、影片方式來了解長輩的日常,當我們實地來到日照中心與長輩們聊天及瞭解他們一整天包括來日照中心上課時的日常生活,更能清楚地體會長輩們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第一次與中心的長輩接觸時,我們詢問他們有什麼是想學或是想做的,可大部分長輩都說沒有,只有一位奶奶很堅定的說想學拍照,但剩下的長輩該怎麼辦,我們只好從過往、從日常生活中來尋找,其實這個過程我們非常頭痛,我們不能隨便幫長輩定好目標,可長輩自己也沒什麼想法,有時候長輩還會給出他們根本無法達成的答案,導致我們只能從職業或者遺憾等來下手,終於,我們從爺爺的日常及過往經驗找出種植這一目標,雖然這項目標他執行了一個半月後就沒興趣了,但憂鬱值卻神奇的下降了,或許讓長輩有事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照顧。 其實在這找尋目標的過程中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中心內許多的長輩對未來並沒有過多的期待,來到日照中心也都只是為了減少家屬的照顧負擔,甚至評估出來的憂鬱指數都在臨界點,他們給予的回饋也只是想度過餘生這類的話語,可他們是真心這樣覺得還是是因為並沒人支持而導致,沒有人知道,但非常高興透過這次活動,或許這設立的目標並不是他真心想做的事情,可在這執行的過程中,還是能觀察到他們的指數漸漸趨於正常。

當三個月過後,我們將長輩們的目標依照特性舉辦屬於自己的小小成果展,並邀請所有的家屬及日照中心的長輩一起參加,他們也在自己成果旁向家屬介紹這三個月在日照的點滴,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從未停下過,感覺這長達一個學期的來回奔波及討論都值得了。

長者介紹照片給其他公托長輩,並分享
<br>當時拍照的情形及心情感受。

長者介紹照片給其他公托長輩,並分享
當時拍照的情形及心情感受。

張郁玟 -反思與回饋


劉家秀 -反思與回饋


王佑全 -反思與回饋


顏翊? -反思與回饋


劉倢羽 -反思與回饋


夏琝蓁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