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604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關中

執行率

100

  • 5場活動
  • 剩餘0元
  • 預算20000元
  • 已執行 20000元

學習目標

家族名稱:低醣酮盟會三部曲─低醣生酮鹹派開發
所在校區:林口
主題:2.專業競賽, 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吳淑如、蕭千祐
系所:保健營養系
        近來利用低醣飲食來控制血糖已成為風潮,甚而將生酮飲食作為常態的飲食習慣,不過生酮飲食運用於血糖控制時,要限制許多熱量,因此對於無法控制口腹之慾的患者,或許開發出低醣生酮的鹹派,作為代餐或餐間的點心,可以讓想要控制血糖的民眾有新的選擇。上學期我們所組的自主學習社群─低醣酮盟會二部曲─低醣生酮餅乾開發,已開發出美味的低醣生酮餅乾。

        本次則是利用無澱粉、無麩質的模式,開發低醣的美味鹹派,並請老師協助我們達成以下兩個目標:
一、請講師說明目前血糖較高者利用低醣飲食的成效。
二、請指導老師與成員ㄧ起設計美味的低醣鹹派,並從中挑選適合品項,改變其成分比例,找出外觀口感較佳的成品。

計畫內容

本次計畫將依以下次序執行:
ㄧ、老師解釋低醣生酮在血糖控制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二、學員蒐集生酮飲食的相關資料,包括低醣生酮鹹派的設計和製作,以及參酌市場趨勢,以作為開發低醣生酮點心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篩選適合的低醣生酮鹹派粉材配比,開發並實作健康又美味的生酮鹹 派。
四、將生酮甜點的相關照片和學習成果,由成員綜合討論後製成ㄧ張可以發表及參與中華低醣協會所舉辦的競賽海報。
        本次社群希望透過老師對低醣生酮運用於減重的成效和原理,能夠有進一步的瞭解,並透過低醣生酮鹹派,能夠在未來提供給功能醫學中心和減重中心,作為減重會員的明星商品。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預定行程

預期家族活動1

預期家族活動2

預期家族活動3

預期家族活動4

預期家族活動5

預期家族活動6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家族活動5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本次計畫藉由導師教導低醣生酮飲食歷史淵源、生化機轉及臨床上的運用,並由學員蒐集低醣生酮飲食相關資料,包括低醣生酮飲食風靡全世界的原因、低醣生酮飲食的優缺點及相關食譜等,以作為開發低醣生酮飲食鹹派的重要參考依據。篩選適合的低醣生酮飲食食譜,開發並實作健康又美味的低醣生酮飲食鹹派。深入探討其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並藉此機會了解將麵粉替換成杏仁粉或椰子粉等等無澱粉替代品,為有想要嘗試低醣生酮飲食的人提供參考。

與老師討論

與老師討論

結果與討論

等成品時,與老師討論生酮飲食

等成品時,與老師討論生酮飲食

        此次的專題我們親身試吃生酮飲食鹹派與設計生酮飲食鹹派,總共試作了3道的食譜,在設計鹹派時依據生酮飲食的原則挑選適合的食材,例如精緻糖類由赤藻糖醇等代糖來取代、主要用油使用無鹽草飼奶油和椰子油、麵粉以杏仁粉及椰子粉代替,以油脂為主要攝取來源。雖然只攝取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但肝臟會將脂肪轉換為脂肪酸和酮體,而酮體運到腦部取代葡萄糖成為能量來源,在食用過後不久便能很快的感受到飽足感,讓人體燃燒脂肪的同時,也可以避免攝取過多熱量而達到減少攝食量的效果。

        由於我們製作的餐數不多,也並沒有連續食用,所以無法得知生酮飲食對於熱量代謝有無作用。

        而在實作時有塑型上的困難,可以在之後研究探討與塑型、存放有關,可能多添加雞蛋、白木耳或芝麻糊等,增加塑型效果,添加維生素C、E等抗氧化物質;也可以利用黃豆粉、洋車前子粉及亞麻粉等其他無澱粉粉類,製作成生酮點心,像是蛋捲、堅果塔等等。

整體心得

        有了這次的參與讓我們更加了解生酮飲食的菜餚,它們並不會像書中描述的那樣讓人感覺非常油膩。而少了麵粉的筋性的協助,在製作過程中麵糰不容易塑形,我們討論可能要有模具,進烤箱烘烤後才會呈現形體。最後成品也比一般甜點要易碎、不易保存,可能要添加抗氧化物。

        我們上網查詢後,發現生銅飲食的使用者每天攝入了大量的脂肪以及纖維質,不能接觸到任何精緻類產品及含醣物質,藉由三次的實驗親眼目睹驚人的油脂量,以及那難以接受的食物口感,還要忍著外界的食物誘惑,真的要意志堅定才能夠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但也並非適合套用在每個個案身上,所以對於營養以及健康觀念的給予是我們存在的最大責任,要讓大家了解怎麼去挑選自己所適合的飲食方法以及食材的選擇.烹調的方式零零總總瑣碎的細節都是關乎民眾的健康。

        在追求養生保健的方法,也不要因此忽略了微小的警訊。飲食方式雖能讓人達到身體平衡,可遇到疾病,還是得即時接受適當治療,避免遺憾發生。 我們利用課餘時間去運用且學習新的領域,或更深入的了解一樣學術是個難能可貴的,也感謝大家的相互幫忙,才能如此順利做好專題。

第一次實作過程

第一次實作過程

陳雅茹 -反思與回饋


李嘉晨 -反思與回饋


柯婷婷 -反思與回饋


孫薏青 -反思與回饋


田博文 -反思與回饋


張芷瑄 -反思與回饋


陳思穎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