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名稱:從心出發-用心、創心、開心-體驗治療性遊戲於臨床運用之魔力-
所在宿舍:1.林口-庚心樓
主題:1.專業實習, 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林秀美
系所:護理系
本魔法家族以兒科護理學實習目標及相關之醫學與護理知識為基礎,教師運用經驗學習理論概念(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透過具體經驗 (concrete experience)、沈思觀察 (reflective observation-RO)、概念思考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主動操作(active experimentation)等教學活動,使家族學員們實際於臨床中學習。
本校護理系兒科課程特色之一,將「友善醫療」 (Friendly Healthcare)融入照護中,實現兒科「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學員們藉由實際參與個案照護,融入批判性思考進而分析兒童的健康問題,擬定適切護理計畫,透過同儕間團隊合作的方式,集思廣益發揮創意,與老師討論後,思考臨床需運用之治療性遊戲物品,組員間利用課餘時間,分工合作親手製作相關成品,實際用於臨床照護中,促進兒童正向就醫經驗,協助病童及家屬了解醫療處置並需配合之護理活動,從中建立良好護病關係,提升兒科護理照護品質,展現獨特性護理活動。
期望大家能了解多元照護模式,能透過經驗學習,將所見所學實際運用出來,體驗自已所用之心、體驗努力完成之創意用心、體驗讓自已及病童開心之目標,解決服務對象之照護需求。最終體驗遊戲於臨床照護中之魔力,從病童及家屬身上找到自我成長的價值及動力。將此次活動製成書面報告,彙總進行口頭報告,請教師進行指導,討論及講評,以檢測本家族成員學習成效。並期許能更進一步培育家族成員進行專題製作書寫、參與創意相關競賽、經驗分享與發表的知能,能發揮更具體的學習成效。進而努力完成大三學生之健康照護之專業知識、問題解決之批判性思維、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盡責之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及持續自我成長之核心能力。
本次希望魔法成員能達成之學習目標如下:
一、統合基礎生物醫學及人類發展學知識於兒童及其家庭之健康照護。
二、運用護理專業知識及以家庭為中心之概念於兒童及其家庭成員之照護。
三、應用邏輯推理與批判性思考於兒童及其家庭之健康照護。
四、透過良善之溝通合作,和兒童、家庭成員及照護團隊建立專業性人際關係。
五、起而行動手做,發揮創意思維,將臨床情境融入學理製作治療性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開心的玩,同時也能增加對疾病、治療的認識,加強意願及配合度。
此期魔法家族的學習計畫內容,分四個階段進行,以下說明:
1.學習活動中體驗學習之準備期(具體經驗期):
學員們透過師長指導下,運用教師提供的臨床觀察學習單及實際訪談兒童及家屬,去兒科病房蒐集資料,了解臨床兒童及家屬會面臨的壓力來源為何及臨床護理人員照護上會面臨的壓力來源!運用教師提供的實習前師生互動單,了解學生實習所擔心或有壓力之來源,整合調查後之相關內容,歸納原因再進行分析,思考此次活動要進行的方向,將學校所學之護理專業知識技能運用於臨床上,並利用課餘時間,依計畫安排家族學員們,運用電腦資源參閱文獻及資料蒐集,統合基礎生物醫學及人類發展學知識,組員分工合作,依計畫分別整合不同年齡的溝通方式及技巧之期刊,及統整與兒科照護相關之期刊資料(例如:有關靜脈注射照護之專案探討及治療性遊戲),向學員分享相關期刊是如何運用於臨床的,參考相關資料並做整合,安排時間於討論會與學員進行口頭分享,引發大家的學習動機,為活動做準備。
學員一起去參訪與兒童相關之展覽或至桌遊店進行活動,或運用教師自製之圖書館-追趕跑跳蹦闖關桌遊遊戲、病房知識大暴走闖關桌遊遊戲,讓學員實際體驗遊戲進行之樂趣,提供遊戲玩法,引發大家的創意思維。與指導老師一起討論此次魔法家族要進行的主題,一起規劃及擬訂此次要進行之活動流程表及時間安排。
2.學習活動中專業知識之計畫期(沈思觀察期):
家族學員們是四技三年級之學生,藉此活動統合各科別護理照護知識,系統性收集資料,完成可提供個別性之護理處置之核心能力。安排學員運用以家庭為中心之概念蒐集相關資料,針對個案照護的疾病主題,進行討論提問,運用圖書館圖書及電腦資源整合文獻期刊,整理成書面資料供學員參考,以利增加學員護理新知與照護的知能,融入護理專業知識於兒童及其家庭成員之照護。構思要設計之物品方向,與指導老師討論治療性遊戲設計之專題製作之內容的可行性、經濟效益、合宜性,一起討論出物品之草稿藍圖,一起討論要運用之材料有哪些。
3.學習活動中批判性邏輯創意執行期(概念思考期):
家族學員們進行中培養團隊默契分工合作,以友善醫療照護之基礎,透過臨床指導教師引導下,結合兒童的健康問題及護理計畫,運用批判性邏輯推理腦力激盪,設計適切之治療性遊戲物品,融入臨床照護中,以達應用邏輯推理與批判性思考於兒童及其家庭之健康照護之目標。。一起去採買材料,嘗試製作相關物品,完成一起動手做之體會,針對物品進行調整修改,準備將作品實際運用於臨床照護之個案,以達透過良善之溝通合作,和兒童、家庭成員及照護團隊建立專業性人際關係之目標。
4.學習活動中經驗傳承之評值期(主動操作期):
設計治療性遊戲反思學習過程單及同儕互評表,讓學員填寫,設計遊戲回饋單及滿意度調查表,讓兒童及家屬填寫,將此次活動彙總進行口頭報告,請教師或臨床護理專家進行指導,討論及講評,能從學員反思回饋中,感受到遊戲融入臨床之樂趣魔力及自我成長的價值,以檢測本家族成員學習成效。並期許能更進一步培育家族成員製成書面報告或專題製作,有機會參與創意競賽、經驗分享與期刊發表的知能,能發揮更具體的學習成效。與其他學生(例如下一梯要去兒科實習的學生,分享此次治療性遊戲融入臨床之體驗,進行經驗傳承,以達透過良善之溝通合作,和照護團隊建立專業性人際關係之目標。
執行前 |
1.僅有內外科臨床實習經驗,沒有兒科照護經驗。 2.對於兒童的醫療照護環境較不瞭解。 3.較少有與兒童相處之相關經驗。 4.不了解各年齡層個案要如何相處,沒有方法,不知道要玩什麼? 5.知道遊戲在實習過程很重要,但沒有方向性,是一大挑戰。 6.學理很抽象,不知道如何將治療性遊戲內結合於疾病照護中。 7.多以閱讀課室學理為主,較少主動閱讀期刊文獻。 8.害怕自己創意不好,準備治療性遊戲有困難,兒童不喜歡。 透過教師引導、討論會、互相了解學員彼此的個性與凝聚團隊之向心力。 |
執行後 |
1.運用護理專業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善用電腦資源參閱文獻及資料蒐集,統整與照護相關之期刊資料(例如:有關靜脈注射照護之專案探討及治療性遊戲臨床運用),統合基礎生物醫學知識。 2.組員分工合作,分別依不同年齡的溝通方式及技巧之文獻期刊,整合資料向學員分享內容,融入人類發展學專業知識,以利提升與兒童溝通互動之能力。 3.針對個案照護的疾病主題,教師進行討論提問,學員運用圖書館圖書及電腦資源整合文獻期刊,整理成書面資料供學員參考,以利增加學員護理新知與照護的知能,融入護理專業知識於兒童及其家庭成員之照護能力。 4.透過臨床指導教師引導下,結合兒童的健康問題及護理計畫,運用批判性邏輯推理腦力激盪,設計適切之治療性遊戲物品,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5.同儕間一起嘗試製作相關物品,完成一起動手做之創意表現,適切融入臨床照護,以達團隊合作之能力。 6.透過教師引導體會不同專科性之專業照護、友善醫療環境、創意表現結合、自主學習之成長及收穫。 7.能從中看見自已參與用心、創意用心、感受兒童開心的表情、希望給個案影響能有不同收穫,感受到遊戲融入臨床之魔力。 8.從學員反思回饋中享受自我成長的價值及收穫。 9.醫護團隊進行分享,並能延續創意及經驗傳承。 於學刊製作、成果發表及課程內容相關,主動參與。 |
執行前 |
1.臨床實習經驗三次,沒有兒科實習經驗 2.與兒童互動溝通之相關經驗0次 3.自製治療性遊戲物品之相關經驗0次 4.主動閱讀文獻期刊機會甚少 申請魔法家族行前討論會共4次 |
執行後 |
1.實際參與兒科臨床實習1個月。 2.學員均主動參與本魔法家族相關活動達成目標。 3.同儕互評表、治療性遊戲創意設計之家屬回饋單及家屬滿意度調查表,平均達4分以上。 4.實施口頭成果報告,請教師或臨床護理專家進行指導,討論及講評。 5.成果製作書面報告或專題製作。 6.與兒科實習的學弟妹,進行本魔法家族之治療性遊戲融入臨床之經驗傳承。 7.完成本魔法家族成果報告書1份,製作Power point檔及影像檔。 8.投稿學刊1篇。 9.討論會共15次。 學員學習滿意度平均達4分以上。 |
預定日期:3月28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3月30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3月31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4月8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4月12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4月20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4月26日
預期活動簡述: |
日期:2018/3/28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圖書館3樓團體討論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3/30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圖書館B2團體討論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3/31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圖書館3樓團體討論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4/8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圖書館3樓團體討論室、宿舍交誼廳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4/12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醫院L10L病房討論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4/20 17:00-19:00 地點:長庚科技大學D505教室、林口長庚醫院L10L病房討論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4/23 17:00-19:00 地點:長庚科技大學E405教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4/27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圖書館B2團體討論區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4/30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三舍5樓大廳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日期:2018/5/8 17:00-19:00 地點:林口長庚科技大學圖書館3樓團體討論室 講師:林秀美 參與人數:8 活動記錄: |
本魔法家族以兒科護理學實習目標及相關之醫學與護理知識為基礎,經由兒科實習指導教師運用經驗學習理論概念(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透過「具體經驗」、「沈思觀察」、「概念思考」、「主動操作」,指導我們融入批判性改良治療性遊戲作品,再運用於臨床、透過學員分享彼此之心得及反思回饋、自主學習、彙總問卷資料、實施口頭成果報告、魔法家族成效評值及安排學員有機會進行經驗傳承等,教學策略內容(圖一),促使我們結合理論,實際應用治療性遊戲於臨床照護,達成實習教學目標及此次魔法家族之學習目標。
本專案治療性遊戲是在解決實習臨床上病童之不配合吃藥、拍痰、打針、使用噴霧治療及氧氣頭罩、無法有效咳出痰液等的相關健康問題,透過了解病童的疾病照護之專業知識、年齡發展、性別、喜好去設計並製作情緒宣洩性、指導性、生理健康促進性之三大類治療性遊戲,結合遊戲元素設計,組員間同儕合作、激發許多創意思維,分工親手製作相關成品,實際用於臨床照護中,促進兒童正向就醫經驗,協助病童及家屬了解醫療處置並需配合之護理活動,透過增強物獎勵品使其配合治療的意願,確實看到病童改變了行為,從中建立良好護病關係,提昇兒科照護品質,展現獨特性護理活動,運用以家庭為中心之概念,提供家屬清楚的疾病照護相關資訊,融入臨床照護,成功解決健康問題,讓照護更具個別性。
以下依三大類治療性遊戲逐一說明:
一、情緒宣洩性遊戲:融入關係建立及兒童發展評估之作品,有自製可拉有聲音的鈴鐺、自製打地鼠有聲光會亮燈、自製可套於蛇行管的硬圖卡,設計兒童發展檢核量表內評估細項,自製黏貼圖卡、黏貼丟丟球、可愛卡通黏貼磁卡,融入幼兒期生長發展評估及關係建立上;學齡前期自製多個時鐘評估對時間之概念、自製巧虎煮菜洗手組,自製男女孩換衣服角色扮演,結合評估性別發展,融入擬人化思維於互動上、自製九格戳戳樂、自製釣數字卡、自製套圈圈、自製可愛的吃藥小藥杯等,於關係互動上,並評估心理社會發展;學齡期自製大富翁抽牌闖關遊戲,有「象棋」、「快問快答」題目,結合競爭性遊戲元素,融入與學齡期兒童評估生長發展細項過程中,成功與兒童建立良好護病關係,充分融入關懷表現,贏得家屬病童肯定及信任。
二、指導性遊戲:設計遊戲物品融入疾病衛教過程,我們自製佩佩豬住院繪本、發燒三期變化指導繪本,打針工具操作遊戲書,結合兒童會面臨的住院情境,融入指導發燒過程、指導打針過程,學齡前期以看圖書故事的方式,進行要指導的衛教內容;學齡期以引導兒童唸故事給媽媽及護士姐姐聽的方式,進行要指導的衛教內容。也成功透過遊戲設計之,引導病童配合使用噴霧治療及氧氣頭罩,配合吃藥拍痰。依不同年齡層及疾病照護需要,改良疾病飲食衛教繪本遊戲書(包含氣喘、腹瀉、便秘、腹脹),結合相關之飲食圖卡,讓衛教內容透過圖像概念,能更使家屬及病童深刻記得正確攝取內容。
三、生理健康促進性遊戲:在學齡前期,我們自製抽抽樂,結合「吹貓咪胖胖球」、「吹動風火輪」、「吹風的使者球」等,設計多項闖關遊戲。學齡期自製「吹風車」、「吹充氣飛天車」、「吹氣迷宮大冒險」、「肺的神祕世界」、「風鈴的考驗」、「不會掉的漂浮球」、「吹世界杯足球大賽」,利用遊戲執行任務方式,成功引導病童,正確深呼吸咳嗽,達到有效排除痰液的目標。針對不同年齡層兒童,分別發揮巧思去準備遊戲物品,將一些物品再做難易度的調整改良,自製「超兒車庫」-結合吹迷宮、吹汽車、吹球進洞等,設計遊戲物品達能收納歸類的功能,也讓較零散的抽紙張任務內容,重新結合至遊戲關卡中,改良設計一組「急流泛舟大富翁」之治療性遊戲作品,結合呼吸運動,生動有趣,成功引起兒童闖關執行任務,也邀請照顧者一同參與我們與兒童互動之過程,適切融入照護中,以達個別性活動。
運用於臨床後再融入批判性邏輯推理和腦力激盪,發現問題組員間一起討論,請教指導老師及臨床護理長及學姊們,並再次改良遊戲物品,展現團隊合作的能力,讓設計之創意作品更符合兒童,能更適切解決臨床健康問題。藉此,讓我們體會到治療性遊戲於臨床運用之魔力,最後,我們也將此過程分享給學弟妹,進行經驗傳承,以讓治療性遊戲之學習成效,做更好的延續及推廣。
學員們進行教師設計之病房闖關遊戲之體驗
教師於學員們達成病房闖關遊戲後進行頒獎
謝謝老師一路指導,以及同學們互相幫助,才得以讓此次活動完成,我們很感謝魔法家族,讓我們有很豐富的資源,給我們這個機會及舞台表現自已自主學習的能力,謝謝這次功勞最大的指導教師,很細心的指導、回饋及鼓勵,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老師很棒,真的辛苦你了! 如果我們沒有經費的補助,執行力可能沒有辦法讓我們很快速的完成作品,當我們有經費時,可以有許多的材料讓我們去嘗試、試作,謝謝魔法家族,讓我們的作品能呈現出最完美且最棒的樣子。
我們家族最特別的是指導老師為了啟發我們的創意,準備了「圖書館追趕跑跳蹦」「知識大爆走」闖關遊戲,讓我們自己親自體驗,裡面有各種任務,把各種難度的小遊戲,串聯在一起,讓我們發現,啊!原來我們所為個案製作的遊戲,不只有個別性,也可以做串聯變成大遊戲,可以增加競爭性,讓遊戲的玩法更廣泛多元,藉此教師設計的互動遊戲,可做成為我們的模範及參考,協助我們發揮創意想法,並改良出新的遊戲,同時也能激發我們的想像及創造力。
開會的過程中大家一起討論文獻、思考如何結合學理與臨床製作治療性遊戲的努力過程;討論時透過成員們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給予其他人建議,使家族的每一次開會都很有意義,團體的氣氛很好,使大家都受到薰染到一定要達到目標,一起前進成長。
一開始認為魔法家族很難入選又有稍許麻煩,因為要合作、製作又要分工,帳目也要清楚,要顧慮實習又要分配時間與同學討論,但是參與這項活動,讓我學習到時間上的分配和積極自主,因為沒有做過專題,參考了無數資料,且詢問師長,也自行安排時間自主學習,找研究期刊討論,反思自己所製作的治療性的遊戲,並且與組員和指導老師討論,將遊戲改良並將製作出來,運用在個案上看見成效,確實提升自己,讓自己照護更具個別差異,認為是很棒的自主活動。 討論中最重要就是團隊間的分工合作,我學習到了與組員們應對的方式,也學到了時間規劃,增加工作效率,來讓整個計畫能順利執行。全心的為每個個案做出個別性的治療性遊戲,在過程中主動的去收尋資料,也反思自己的遊戲與照護,並且做修改,同時也發現與組員分工合作,不僅減少許多時間,成效也很好。合作時勇於表達自我,並接納他人的意見,使自己更進步,過程中觀察到各個組員不同的優點,能學習成為自己的優點或作為典範。
此次魔法家族從開始到現在受了不少老師的幫助,過程中也不吝於勉勵組員們,真的非常用心的在帶領我們,臨床單位的護理長與學姊們也都很樂意給予遊戲評價及建議,病童與家屬們更是給予我們不少回饋,而組員間的合作度很高,分工也沒有怨言,反而還會努力去達成,讓整個家族的運作非常有效率,經由這次的家族,我們學到了團隊合作的精神、找尋並閱讀了許多的文獻,獲取了不少相關知識,是個很特別的經驗,相信我們這樣的學習態度,將成為未來護理生涯的一塊穩固的基石。
學員們體驗教師設計之追趕跑跳蹦闖關桌遊遊戲
心得 |
此次魔法家族從開始到現在受了不少老師的幫助,一直藉由引導的方式我們來完成這次的活動,過程中也不吝於勉勵組員們甚至還設計遊戲讓組員們親自體驗臨床治療性遊戲的魔力,真的非常用心的在帶領我們,臨床單位的護理長與學姊們也都很樂意給予我們所製作的遊戲評價並給予建議,病童與家屬們更是給予我們不少回饋,而組員間的合作度很高,分工也沒有怨言,反而還會努力去達成,讓整個家族的運作非常有效率,經由這次的家族,我們學到了團隊合作的精神、找尋並閱讀了許多的文獻,獲取了不少相關知識,也有了時間規劃的能力,是個很特別的經驗,相信我們這樣的學習態度將成為未來護理生涯的一塊穩固的基石。 |
建議 |
有了魔法學習家族給予的支持,我們才有現在的成果,是個很不錯的企劃 |
心得 |
在這次的魔法家族活動中,和組員互相討論的過程、善用電腦資源參閱文獻、學習與不同年齡層孩童溝通、與組員起而行動手做增進團隊合作…等以上種種皆是我學到的新知與收穫。 能放下身段用童言童語與孩童溝通,表現友善與家庭建立專業性人際關係,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沒辦法很適應這樣的說話方式,但經歷這幾個禮拜與孩童相處後我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很自然地用孩童了解的方式去說話,也從中獲得成就感,並順利與病童及家屬建立關係,而其中最讓我深刻的則是「治療性遊戲的魔力」,沒想過自己設計的遊戲用在病童身上能幫助到他們、促進身體健康,互動過程中更感受到有無使用遊戲來進行治療間的差別! 跟家族成員合作的過程中激發出更多創意,而老師在我們自己思考完後再給予指導,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抹殺我們的創意思考,也幫助我們找到自己不足的部分,更上層樓,我覺得老師給予的幫助很實用也非常感謝老師願意花時間及心思指導,最後我想謝謝組員們,彼此之間願意互相幫助跟鼓勵,因為有大家,魔法家族才能完成! |
建議 |
我認為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推動魔法學習家族的計畫很實用也讓學生能探索有興趣的項目,但建議可在機娃網站上增加更多放置作品照片或檔案的欄位,能看見更多學生做的成果! |
心得 |
藉由治療性兒童與兒童互動的經驗,和老師常常提醒我們有些時候多想很多設限,例如:小朋友不喜歡佩佩豬,應該不喜歡這本佩佩豬繪本,這想法只是自己的對號入座。我開始試著敞開心胸,去接受不一樣的個案。在接到第三個個案,我現在不會先入為主的覺得個案不好接觸或是我這個小孩不會喜歡等這種想法。而治療性遊戲讓我看到在兒科住院中能夠擁有笑容、擁有興趣的事物,不像看到打針就害怕,不接受、發出抗議。 這種魔力會使人想繼續製作更多治療性遊戲去與他們接觸。若沒有這些遊戲,我想個案建立關係的速度不會這麼快速,可能都不理我的機會會更大。要感謝有這次魔法家族學習,讓組員可以一同協心,在每個實習日子裡,互相扶持、給予建議,感受到的魔力是加倍的。 |
建議 |
對於評分的標準好像太模糊了,希望能看到評分細項,對於第一階段該準備的東西做更詳細具體說明。 成果:謝謝家族給予機會,讓我們有自我學習的動力!希望能此活動繼續延續下去。最後,感謝每次核銷人員很辛苦的工作著! |
心得 |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魔法家族,從一開始擬訂計畫時就遇到很多困難,畢竟這是一個以前從沒接觸過的東西,透過指導老師的引導組員們才慢慢將計畫的雛形製作出來。在進行魔法家族的過程中,我們常從開討論會發現許多問題,組員們都很有凝聚力的一同解決,並對照擬訂的計畫書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步一步完成應該要做的事情。我覺得我們這組分工合作做得很好,在分配工作時組員會主動選擇自己可以勝任的,過程中遇到一些不了解的部分也會即時的提出來與其他組員或 老師討論。很高興參加魔法家族,讓我用不一樣的方式學習,這次的魔法家族老師很認真地指導我們,與組員們合作也十分順利。 |
建議 |
可以大力鼓勵一、二年級的同學參加,舉辦講座或是說明會供餐吸引同學,或是請老師宣導也可以。 |
心得 |
報名魔法家族後,成員們每個都很有鬥志想努力做好這次的成果。在家族初期時我們都有些迷茫,但透過教師的引導下我們就能夠慢慢走上軌道。在每一次的討論時都能感受到大家的成長,像成員們大多能夠提出對於我們家族目標達成有效益的想法並和大家討論、省思想法是否有缺點、如何改進會更好,藉此達到我們共同成長的目標。 家族後期隨著時間的推進,漸漸地我們也達成了家族的目標但仍有些不足的地方,因此教師會引導我們去達到我們最終的目標,成功完成此次家族的成果。 此次魔法家族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去實現我們的創意,並在過程中相互協助、勉勵,而成員中若有覺得值得效仿學習的,也會激勵我們互相學習、成長,我認為魔法家族的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在過程中學習獨立自主並學會尋求資源協助,討論時也能夠不畏懼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共同討論,因此很感謝此次魔法家族的活動能使自我能有所成長。 |
建議 |
很感謝此次魔法家族提供的機會使我們能發揮創意,但對於審核通過的時間能夠更有效率,因成員們都排定好行程,若有延遲則會造成所有人的不便。 |
心得 |
這次碰到兒科實習,在臨床上遇到運用治療性遊戲與病童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啟發了我們這組參與魔法家族的動機。在臨床上我們7個人分別照顧了大約4-5個個案,因應每個病童年齡與病情不同,對卡通人物的喜好也不同,在如何因應期兒童發展階段及考慮不同疾病再投其所好製作治療性遊戲,這過程可謂艱辛,雖艱辛我們每個組員也在這個過程中確實培養了良好的護病關係,每每聽到病童家屬敘述病童想見到我們與我們進行治療性遊戲,我們都感到很欣慰,一切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在這過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照顧的其中一位個案,從一開始怕生不配合,到絞盡腦汁製作治療性遊戲與他互動,到後面聽案祖母說病童在我下班後便開始不配合治療,吵著要找我,那時的心情與感動至今仍記憶猶新,也體會及印證了治療性遊戲的魔力。 |
建議 |
無 |
心得 |
討論中最重要就是團隊間的分工合作,我學習到了與組員們溝通的技巧以及應對的方式,也學到了時間規劃,將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都一一列出,增加工作效率,來讓整個計畫能順利執行。全心的為每個個案做出個別性的治療性遊戲,在過程中主動的去收尋資料也反思自己的遊戲與照護並且做修改,同時也發現與組員分工合作不僅減少許多時間,成效也很好。合作時也能學習主動與同學溝通、勇於表達自我並接納他人的意見使自己更進步,過程中觀察到各個組員不同的優點,能學習成為自己的優點或作為典範。 一開始認為魔法家族很難入選又有稍許麻煩,要合作、製作又要分工,帳目也要清楚,又要顧慮實習、分配時間與同學討論,但是參與這項活動讓我學習到時間上的分配和積極自主,因為沒有做過專題參考了無數資料且詢問師長,也自行安排時間自己自主學習,研究期刊、照護內容反思自己所製作的治療性的遊戲,並且與組員和指導老師討論,將遊戲改良並將製作出來的遊戲運用在個案上面且看見成效,確實提升自己,讓自己照護更具個別差異,認為是很棒的自主活動。 |
建議 |
希望魔法家族網站可以多放一些可上傳的資料夾,讓學生可以上傳自己自主所主動學習的物品,影片,作品等等,而不是只讓評審知道我們有在開會而已,因為很希望平時所做的努力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