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604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關中

執行率

100

  • 6場活動
  • 剩餘0元
  • 預算12000元
  • 已執行 12000元

學習目標

家族名稱:高齡創新 生活安心
所在宿舍:1.林口-庚心樓
主題: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石惠美
系所:護理系
        我們的發想來自衛服部發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裡提出107年台灣即將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且107學年度健康照護研究所更名為高齡暨健康照護系所,臺灣於 1993 年老年人占總人口數的7.1%;直至2016 年3 月,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2.69%。人口數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老年人比例7%的高齡化社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預估,2018 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我國人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至2025 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0%,邁入超高齡社會,2040 年攀升至30%,2060 年更高達39.4%。其中,80 歲以上高高齡人口占老年人口之比例,將由2010 年24.4%,至2060 年大幅上升為41.4% ( https://www.sfaa.gov.tw/SFAA/File/A
ttach/4681/File_165233.pdf),老化衰退及疾病因素使得高齡者產生平衡感衰退、重心不穩及容易跌倒等問題(Rogers & Mille,2003),這些問題將影響其行動能力及活動範圍,進而導致生理及心理層面的額外負擔(吳淑瓊、張明正,1997)。
        透過如助行器、拐杖、手杖等行動輔具的使用,將有助於高齡者維持其生活品質水準。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通用性設計的概念,便是認為輔具既能提供高齡者或者是身心障礙者使用的便利,亦能被所有的人使用,因而希望設計的輔具能夠在最大範圍內被每個人所使用。
根據上述之動機,本研究的目的為下:
一、探討如何使用通用性設計的概念設計出通用輔具
二、探討高齡者是否能正確使用通用輔具
三、探討通用輔具是否適用於任何人

計畫內容

一、確定研究方向、動機、目的:與兩位指導老師討論研究的專題題目以及確定研究方向及興趣。
二、分析他人設計的輔具之優缺點、建議及多元智能的探討。
三、分析完他人設計之輔具後,與台科大學生交流並嘗試研發通用輔具。
四、與台科大學生共同研發完通用輔具草稿圖後與指導老師進行討論並嘗試3D列印出模型。
五、試用自創3D列印出的通用輔具並評估。
六、根據觀察結果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預定行程

預期家族活動1

預期家族活動2

預期家族活動3

預期家族活動4

預期家族活動5

預期家族活動6

預期家族活動7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家族活動5

家族活動6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我們的發想來自衛服部發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裡提出107年台灣已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且107學年度健康照護研究所更名為高齡暨健康照護系所,所以我們組成了「高齡創新 生活用心」團隊,期望透過以下內容設計出通用輔具:
一、確定研究方向、動機、目的:與兩位指導老師討論研究的專題題目以及確定研究方向及興趣。
二、分析他人設計的輔具之優缺點、建議及多元智能的探討。
三、分析完他人設計之輔具後,與台科大學生交流並嘗試研發通用輔具。
四、與台科大學生共同研發完通用輔具草稿圖後與指導老師進行討論並嘗試3D列印出模型。
五、試用自創3D列印出的通用輔具並評估。
六、根據觀察結果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

台科大陳建雄教授講授中

台科大陳建雄教授講授中

結果與討論

同學與指導老師討論

同學與指導老師討論

一、質化成效部分:
1.與指導老師石惠美老師討論出研究動機、 方向及目的,訂定研究方向為「行動輔具」,對於「行動輔具」進行文獻查證以及專利檢索,並針對國內外行動輔具的優缺點及痛點進行分析後,設計出兩款針對行動不便者或肌肉較為無力者適用的行動輔具,可以協助上下樓梯及平時行走復健用。
2.設計圖在台科大陳建雄教授指導並與台科大同學間互相討論及協助,現階段已完成繪製草圖。
二、量化成效部分:
1.透過石惠美老師及陳建雄教授專業講授後,我們使用講授中所學習到的專利檢索以及人因設計技巧,研究國內外相關行動輔具優缺點,創新設計出行動輔具草圖。
三、結論與建議:
此次活動先探討如何使用通用性設計的概念設計出通用輔具,並探討高齡者是否能正確使用通用輔具,最後在探討通用輔具是否適用於任何人,完成客製化的行動輔具兩款雛形;較為可惜的是,因行動輔具牽涉到專利、人因設計,所以在設計部份需要較長時間,目前尚未3D列印成功,預計6月底才能如期完成。
四、對於未來活動建議:關於設計部分須將耗費的設計時間多加以規劃,有助於活動進行。

整體心得

        人類藉由雙腳行走,空出了雙手,但是卻需要更好的平衡能力才不至於跌倒,但若遭遇下肢受傷、平衡能力受損、年老衰退等問題,光用雙腳行走就略顯不足,此時就需要謹慎挑選行動輔具來輔助行走。
        行動輔具的使用藏在細節裡,但往往被我們所疏忽,年長者時常拄著手杖去市場買菜、去醫院就診、去公園散步和活動等,他們會在意行動輔具使用上的體面性與外界觀感,其實簡單的說就是在意面子問題,但主要照顧者、家屬和醫護人員可能只會注意到年長者可能需要行動輔具,但卻很少人會注意到年長者持有的手杖高度是否恰當?其選擇的行動輔具是否符合他(她)的需求?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下肢承重、增進平衡及探索周遭環境的感官協助?等相關問題,經過這次活動,我們回家觀察了家中長輩行走時的狀態,和長輩談話間瞭解長者的心聲,使我們在設計上能更加貼近使用者的需求,讓需要使用的人能夠願意使用,將行動輔具功能發揮到最大。這是我們認為此次活動最大的價值及收穫。

同學與台科大同學討論中

同學與台科大同學討論中

喻婉婷 -反思與回饋


邱秀娟 -反思與回饋


陳婉玲 -反思與回饋


林宏栗 -反思與回饋


戴孟茹 -反思與回饋


李睿軒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