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名稱:長庚經鷹,翱翔國際
所在宿舍:林口
主題:1.專業實習, 專題投稿
指導老師:吳佳玲、吳秋燕
系所:護理系
在現今鼓勵年輕人離開舒適圈,加強國際移動力的理念推行,多年來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深受各學校的重視,本系也一直在這政策理念的推行下,致力提升教學品質,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增加學生競爭力,且因應國際化潮流,提供多元學習的環境,而基於此學習機會,學生8人與指導老師於106年7月10日至8月11日赴美至姊妹校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MU),進行一個月之海外學習。
學習活動場域包括課室專業課程聽講、專題講座及當地醫療學術機構參訪,學習主題除了護理專業照護的交流,將「友善醫療」 (Friendly Healthcare)及「安寧緩和療護」(Hospice Palliative Care)訂為特色主題,友善醫療照護不僅為本校護理系產兒科課程特色之一,如同安寧緩和療護,均是國家最近幾年積極發展的方向,期望學生了解多元文化及照護模式,並於回國後經驗傳承,也期待學生將所見所學運用於未來產業中。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此家族希望能更進一步培育學生進行海外學習後分享與發表的知能,產生具體的學習成效。
學習目標:
配合「學海築夢」計畫,學生海外學習的學習目標,分三階段進行-- 學習活動前、中、後。學習活動中及後這二階段包含在此期魔法家族的學習計畫內容,以下說明:
1. 學習活動前目標:海外學習活動前,此家族學生已完成的準備度,除了學校護理專業知識技能修課外,課餘時間依學海計畫主題參閱文獻及收集資料,增加國際護理與文化照護的知能。並於行前進行語言特訓,集結不同學制之學生們認識彼此培養默契促進團隊合作、擔任校內國際親善大使並協助外籍學者及學生(如:Radford University)來校學術交流,為學生至海外學習前準備,奠下充分之文化認識、語言能力。
2. 學習活動中目標:藉由參訪醫療與學術機構、參與個主題課程及結合一般生物基礎醫學知識及批判性思考,比較兩國環境與文化於專業護理及社會日常生活之差異,並與當地老師、學生、及臨床醫護團隊進行交流,提升健康及照護之專業知識,完成以友善醫療照護及安寧緩和療護為主軸之海外學習,並於返國後與其他師生分享,進行經驗傳承做準備。
3. 學習活動(回國)後目標:經參訪當地醫療與學術機構後得以比較兩國護理人員角色職責、工作環境、醫療設備及團隊合作之差異,透過成果報告展及投稿長庚學刊分享所看所學,提供師生們未來探討相關議題之參考,另外,期許自己能成為具有宏觀國際視野及獨立批判性思考之護理人員,在國際化的時代中,提升因應多元文化的知能和臨床的照護品質與人文素養。
參與學海築夢海外學習計畫的活動,學生將學習主軸分成四大部份—護理專業、美國文化、比較兩國臨床護理與照護文化之差異性及經驗傳承。期許瞭解護理人員於專業照護、友善醫療環境及各科單位之角色與功能,比較台灣與美國之差異性且提出可行之建議。計畫進行方式如下:
●學習方法:文獻閱讀、小組討論、多媒體應用(照片與影片)、口頭報告演練、機構訪視、參與課程
●執行方式:小組討論與報告並分享彼此之心得、自學、體驗學習、多媒體應用(照片與影片) 、口頭報告
●學習資源:指導老師、電子資料庫、書籍、官方網站、師生互動、教師授課、各單位之醫療團隊
如前所述,海外學習前,學生參加英檢考試及透過全英文培訓32小時,美籍教師教學當地文化並於每次課堂進行團體討論及個人小型專題報告,訓練英文口頭報告能力、整體流暢度及應變能力,另外,擔任國際親善大使與Radford University的學生互相交流,更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能力、了解當地問候語及帶領他們體驗台灣的文化。於海外學習中,藉由EMU安排的學習進度表,我們將所學分為四大主軸—護理專業、美國文化、比較兩國臨床護理與照護文化之差異性及經驗傳承,做以下說明:
一、護理專業:包括-- 1美國護理專業課程、2參訪相關機構、及3專題講座(友善醫療、安寧療護)
二、美國文化:1飲食習慣、2教學方式、及3價值觀及思維
三、比較兩國臨床護理環境與照護文化之差異性:例如,1.臨床軟硬體設備、2.病人單位特色、及3.護理人員角色及醫療團隊之互動情形、及4.於EMU舉辦Farewell Party與當地師生分享
四、經驗傳承:包括--1.於課後師生進行團體討論並分享彼此之心得、2.利用課餘時間完成教育部「學海築夢」成果報告書與學校成果發表會簡報及進行專題寫作準備投稿長庚學刊,以及3.準備9月於林口校區和嘉義校區分別舉辦成果發表會各一場
最後,結束海外學習回國後將完成經驗傳承,藉由「學海築夢」成果報告書,讓團員們能夠將所見所學完整歸納,並省思自己在此一個月的收穫及心得;將舉辦成果發表會分享給林口校區及嘉義校區師生們,讓師生們更了解、體會美國之護理及文化,同時推廣學生於海外學習過程的收穫與成長,鼓勵學生們參與,以利每年能將更新更廣的專業知識、文化體驗帶回學校,達成傳承之精神;另外,將想探討之議題,經討論、分析、批判思考後,再加入自身的學習經驗、查閱中英文文獻並作整合分析後,完成長庚學刊投稿,期許能提供護理學校之師生參考、台灣臨床護理公會省思,期望有助於台灣未來護理發展方向。
學習評量方式:
以百分比量表評估
團隊向心力30%
活動參與度30%
專業知識提升20%
英語能力提升20%
執行前 |
1.僅有台灣之臨床實習經驗,對於國外的醫療環境較不瞭解。
2.多以閱讀護理中文文獻為主,較少主動接觸英文文獻。 3.不曾有美國護理文化領域課程之相關經驗。 4.未曾體驗美國當地文化及護理環境。 5.透過討論會、語言培訓,互相了解同學彼此的個性與凝聚團隊之向心力 |
執行後 |
1.台灣之臨床實習經驗共34~37週
2.學生於美國醫療照護文化體驗0次 3.語言培訓共32小時 4.行前討論會共4次 5.擔任校內國際親善大使共12天 |
執行前 |
1.於參訪機構增加學生對友善環境、安寧療護、各科單位環境及護理工作性質之瞭解
2.運用一般生物基礎醫學知識及批判性思考相較兩國護理人員角色職責、工作環境、醫療設備之差異,並能與當地師生、醫護團隊進行分享並促進交流 3.提升學生問題解決和團隊合作之能力,並學習尊重文化差異 4.於學刊製作、成果發表及課程內容相關,主動參閱英文相關文獻。 |
執行後 |
1.實際參與美國海外學習1個月
2.參與當地課程-38小時 3.參訪機構共3間 4.完成教育部「學海築夢」成果報告書1份 5.投稿長庚學刊1篇 6.以英文完成成果發表2場 7.討論會共7次 8.學員學習滿意度平均達4分以上。 |
預定日期:8月30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9月4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9月11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9月18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9月22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10月12日
預期活動簡述: |
預定日期:11月13日
預期活動簡述: |
日期:2017/9/5 15:00~17:30 地點:圖書館B2團體討論室 講師:吳佳玲老師 參與人數:9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9/19 15:00~18:30 地點:圖書館B2團體討論室 講師:吳佳玲老師 參與人數:9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9/20 15:00~19:30 地點:林口校區-國際會議廳(一) 講師:吳佳玲老師 參與人數:10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10/17 15:00-18:00 地點:市立圖書館 講師:吳佳玲老師 參與人數:9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10/24 15:00~18:00 地點:市立圖書館 講師:吳佳玲老師 參與人數:9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10/27 10:30~15:00 地點:圖書館 講師:蔡素珍老師 參與人數:10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10/31 14:00~18:30 地點:圖書館 講師:蔡素珍老師 參與人數:10 活動記錄: |
日期:2017/11/2 11:00~18:30 地點:圖書館 講師:蔡素珍老師 參與人數:10 活動記錄: |
配合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8位學生與指導老師於暑假赴美國姊妹校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MU),進行一個月之海外學習。
於返國後藉由此家族,學生將美國的課室教學、兩國護理人員角色職責、工作環境、醫療設備及團隊合作之差異等,透過成果報告及長庚學刊的撰寫與投稿分享所見所聞,提供師生們未來探討相關議題之參考,期望能提升本校師生的宏觀國際視野並且培育學生發表的知能,產生具體的學習成效。
擔任親善大使接待姊妹校RU學生
討論會
在此家族成立前,我們已經為海外學習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度,除了學校護理專業知識技能修課外,課餘時間依學海計畫主題參閱文獻及收集資料,增加國際護理與文化照護的知能。
並於行前進行語言特訓,集結不同學制之學生們認識彼此培養默契促進團隊合作、擔任校內國際親善大使並協助外籍學者及學生(如:Radford University)來校學術交流,為學生至海外學習前準備,奠下充分之文化認識、語言能力。
在美國,我們藉由參訪醫療與學術機構、參與個主題課程及結合一般生物基礎醫學知識及批判性思考,比較兩國環境與文化於專業護理及社會日常生活之差異,並與當地老師、學生、及臨床醫護團隊進行交流,提升健康及照護之專業知識,完成以友善醫療照護及安寧緩和療護為主軸之海外學習。透過此次的魔法家族,讓我們能夠順利的將我們的海外學習經驗分享於林口校區及嘉義校區,進行經驗的傳承。
我們也就由魔法家族培養了良好的團隊默契,也使我們在每一次的團體討論會上學會更勇於的表達自我的看法,並能透過良好的溝通模式一同完成許多的活動內容,也學會組織架構、統整以及安排活動......等,學到很多平常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經驗!
每一次的活動,都是我們成長的足跡,藉由這些活動使我們想法更加成熟並增加更多自信心,也在我們團員短短的二技生涯增添了不少繽紛的色彩,一起嚐過這段活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彼此扶持到我們能一起採收成果,我們深深的相信未來在回憶起二技生活時會充滿這段艱辛卻收穫滿滿的時光。感謝學校提供魔法家族的學習管道,讓我們獲得不少經驗並建立起不同學程的學生彼此學習的機會。
討論會
心得 |
很開心在整個團隊的分工與努力下,我們成功申請到了魔法家族,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從美國海外學習回來後,大家都很希望能把在美國的所見所學分享給學弟妹們及更多同學們知道。 就在經營魔法家族同時,我們除了學習到如何在一個家族中分工合作外,也在與家族成員互相討論活動的安排及時間分配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活動流程的設計,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在參加後真的獲益良多。 除此,最令人緊張的美國海外學習發表會經由魔法家族的資助也真的辦得相當成功,從中帶給我不少的成就與滿足,更增添了我在台上說話時的自信心。 |
建議 |
無 |
心得 |
很開心在整個團隊的分工與努力下,我們成功申請到了魔法家族,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從美國海外學習回來後,大家都很希望能把在美國的所見所學分享給學弟妹們及更多同學們知道,而就在經營魔法家族同時,我們除了學習到如何在一個家族中分工合作外,也在與家族成員互相討論活動的安排及時間分配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活動流程的設計,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在參加後真的獲益良多。 除此,最令人緊張的美國海外學習發表會經由魔法家族的資助真的辦得非常成功,從中也帶給我不少的成就與滿足,真的很謝謝各位夥伴們與老師,在成立這個家族後讓我們能在學校學習之餘,還有多了那麼多機會學習不同事物,有大家讓我的學習生捱又更加豐富了起來。 |
建議 |
無 |
心得 |
這次的海外學習除了增加自己的英文能力,更勇於開口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外,也增加自己的國際觀,讓視野不再只局限於台灣,且更是學習到護理專業知識及對自身工作的肯定,國外護理人員對自己工作充滿 著肯定與熱愛,這樣的態度讓他們享受護理且工作愉快,這種態度值得我 們學習。 這真是個很棒的學習計畫!很感謝教育部有這個學習計畫讓我們有幸出國增長視野,也謝謝 EMU 的每一位師生,他們很有耐心地願意教導我們關於美國文化和護理專業知識。希望教育部能持續辦理這項計畫,讓更多莘莘學子也能出國學習,增加國際觀。 |
建議 |
希望核銷的經費能快一點下來 |
心得 |
當初本來沒有什麼期望會成功申請到魔法家族,但在美國我們一次一次地修改,終於獲得美好的果實!在一開始我們可能都不太了解魔法家族的規則,不過團隊在一起就可以解決所有困難,很感謝魔法家族給予的補助,讓我們可以將美國海外見習的成果發揚光大!!! |
建議 |
None |
心得 |
藉由此次魔法家族,除了學會與團隊合作,藉由每一次的分工,也促使自己接觸不同領域的專業,家族讓我們溝通方面以及統整上越來越有條理,每一次的開會也不斷的提升自我的準備度。 我們有舉辦大型(全校性)分享會,藉由這個分享會讓我更勇於站在台上發言,對於自己也更有信心。很感謝學校提供魔法學習家族,讓我們有更多資源可以運用、學習。 |
建議 |
無 |
心得 |
這次我們第一次參與魔法家族的活動,一剛開始我們其實非常擔憂無法成功選上魔法家族,因為競爭相當激烈,所以我們都抱持著落選的心情,但沒想到我們獲得評委們的肯定,我們真的很開心,也很盡心盡力的完成每ㄧ次的活動! 當我們在美國的那一個月時間,我們就已經開始規劃我們的每一項活動,例如:成果發表會前後的討論、正式的成果發表會及學刊的前置作業等,前前後後我們花費了很多時間及精力去完成,雖然在進行活動討論時,大家提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但我們會找出雙方的問題並達到平衡點,不僅可以順利完成活動內容,也可增加團員間的合作關係! 透過此次的魔法家族中,我們不但學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也獲得安排活動程序的經驗,真的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平常在校內課程中學不到的經驗! |
建議 |
我認為此單位推行魔法家族的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相互合作,也可以獲得不少經驗及知識! |
心得 |
很謝謝能藉由魔法家族提供的資源,讓我們能夠在至美國海外學習返國後能夠分享我們所見所學,像是舉辦成果發表、討論學刊等等。 也是因為有這項資源更凝聚了我們的向心力,也因為有這樣的機會,讓我覺得在不只訓練了大家的團隊合作,也更加培養我們宏觀的視野。 |
建議 |
無 |
心得 |
這是第一次在學校參加學習型的自主活動,學習過程中大家都是採自主方式,可以從中學習很多,學習型態有多種我們可以自行決定,我認為這可以促進學生們的自我管理以及腦力激盪。 我們是此次105學年美國海外學習的同學,以長庚精鷹翱翔國際為主題進行魔法家族計畫,有在林口及嘉義校區各辦一場活動成果發表會,於成發前我們進行多次的討論與練習,光林口來參加的人數就達一百八十人。 最近正在積極策劃投稿長庚學刊,會利用經費聘請在校資深老師幫我們修改學刊內容,除此之外,也會學習投稿期刊相關事項,這不僅可以在學術上的學習有成長,於未來還可以活用於臨床升等。 |
建議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