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836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范峻銘

執行率

98

  • 6場活動
  • 剩餘254元
  • 預算15000元
  • 已執行 14746元

學習目標

家族名稱:真果名偵探
所在宿舍:3.林口-庚勤樓
主題:2.專業競賽, 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林文惠
系所:保健營養系
        近年來,因食安風暴屢上新聞,造成民眾對於食品的選擇更加小心,例如:台灣的傳統零嘴水果蜜餞,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業者常會添加各式調味劑、著色劑及防腐劑,過量攝取對健康會有不良影響,但隨著大眾對於食品成分選擇的敏感度提升,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水果直接烘乾,保留水果原有的外貌、味道、氣味及營養素,且不添加食品添加物的果乾產品,市場上也因應消費者越來越喜愛天然果乾,各家廠商隨著趨勢推出眾多果乾商品,然而,組員曾經食用果乾產品的經驗中,發現芒果乾總是一大片且因纖維眾多而難以撕裂成小塊狀,只好食用整片的芒果乾,或是因果乾好吃而不知不覺就越吃越多,但這都可能攝取超過每日飲食指南所建議水果應攝取的兩份。
        因此,為了解決果乾產品適口性以及因果乾容易攝取過量的問題,我們將進行新鮮水果烘乾成水果乾的試驗,並探討烘乾條件和水果片的厚薄度,對水果乾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口感的影響,並將每次烘乾完成的水果乾給予受試者試吃填寫感官品評問卷,找出消費者所喜愛的果乾適口性,並計算出食物代換表中水果一份的重量,將此一份量進行包裝標示,這些試驗都將培養我們具備「啟發研究分析與創新能力、營養科學專業學識能力、食品科學能力」。
        接著我們將運用食物製備及創意飲食的能力,以果乾作為出發點,研發果乾相關的產品和食譜,使果乾不只單獨食用,還可融入餅乾、蛋糕、馬芬、優格等等變化出令人愛不釋手的果乾甜點。 參與整個魔法家族的活動運作,組員須共同相互合作溝通,這將增進我們的人際溝通與合群分工能力。

計畫內容

1. 果乾產品適口性試驗:
        調查各大零售通路所販售的果乾產品,紀錄產品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口感、包裝成分標示以及計算出食物代換表中水果一份所代表的份量,在依分析結果與老師討論果乾改良方向,並收集果乾烘乾技術的文獻資料,以及參觀製作果乾的工廠,觀摩如何將新鮮水果烘乾成水果乾。綜合上述所獲得的資料與知識,我們將進行新鮮水果烘乾成水果乾的試驗,探討烘乾條件和水果片的厚薄度,對水果乾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口感的影響,並將每次烘乾完成的水果乾給予受試者試吃填寫感官品評問卷,再將缺點進行改善,反覆幾次試驗做出消費者所喜愛的果乾產品。由於每種水果在食物代換表中一份所代表的重量皆不相同,因此我們將依不同水果乾進行一份量的包裝標示。
2. 感官品評問卷製作:

        針對消費者型的果乾適口性,收集感官品評問卷的相關文獻資料,並安排消費者喜好性測試方法與分析的課程,讓組員學習如何設計一份有效性的感官品評問卷,以及了解受試者的試吃過程所要控制的實驗環境。
3. 果乾衍生商品研發:
        我們將收集食譜與指導老師討論甜點研發方向,運用我們所具備的西點烘培技術,研發出創新的果乾衍生商品,在研發的過程中,我們將以科學的謹慎態度,進行產品研發的實驗,記錄食材的使用量,以及甜點製作的每一步驟,有效的進行研發改良產品,使食譜具有可重複性的成功製作。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預定行程

預期家族活動1

預期家族活動2

預期家族活動3

預期家族活動4

預期家族活動5

預期家族活動6

預期家族活動7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家族活動5

家族活動6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1. 果乾產品適口性試驗: 調查各大零售通路所販售的果乾產品,紀錄產品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口感、包裝成分標示以及計算出食物代換表中水果一份所代表的份量,在依分析結果與老師討論果乾改良方向,並收集果乾烘乾技術的文獻資料。
         綜合上述所獲得的資料與知識,我們將進行新鮮水果烘乾成水果乾的試驗,探討烘乾條件和水果片的厚薄度,對水果乾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口感的影響,並將每次烘乾完成的水果乾給予受試者試吃填寫感官品評問卷,再將缺點進行改善,反覆幾次試驗做出消費者所喜愛的果乾產品。由於每種水果在食物代換表中一份所代表的重量皆不相同,因此我們將依不同水果乾進行一份量的包裝標示。
2. 感官品評問卷製作: 針對消費者型的果乾適口性,收集感官品評問卷的相關文獻資料,並安排消費者喜好性測試方法與分析的課程,讓組員學習如何設計一份有效性的感官品評問卷,以及了解受試者的試吃過程所要控制的實驗環境。

測量果乾大小

測量果乾大小

結果與討論

有關果乾的市售<br>產品品評

有關果乾的市售
產品品評

         在這次的實驗中我們從市售的果乾開始著手,從一般的大賣場到網路販賣的果乾甚至到創意文化園區(如:駁二藝術特區)販賣的果乾都逐一調查及試吃,發現一般大賣場賣的果乾都大同小異,種類也不多,沒有特別的果乾口味,但在網路及創意文化園區所賣的果乾口味就很多種,因此我們買了不同種的口味一起試吃,也發現一般大賣場及網路的果乾營養標示內容添加的東西也多差不多,但在創意文化園區所賣的果乾產品營養標示就有些差異。
        市售的果乾適口性及味道都出乎我們意料,像是火龍果果乾,有很濃的火龍果味但吃起來又不在吃果龍果的果乾;草莓果乾,吃起來很脆有點偏硬;芭樂果乾及鳳梨果乾的外觀及味道都還不錯;芒果果乾味道很臭且外觀也不好看,因此試吃完試售果乾後了解到市場上的果乾型態、味道及試口性,藉此從中改善缺點達到我們所要做的果乾產品。
        在實際操作果乾烘乾過程中,試了多種的水果,像是火龍果、奇異果、柳丁、香蕉、鳳梨、蘋果、葡萄、芭樂,一開始我們將每一種的水果都切成0.5cm厚度的薄片,也用同樣的溫度及時間一起烘烤,取出時發現每種水果的烘乾程度都不同,有些還是濕的但有些則已經乾到快燒焦了。 第二次操作時,我們以奇異果、香蕉及芭樂為主,也同樣都切相同的厚度、相同的時間及烘烤溫度,發現香蕉在烘烤過程中已經慢慢變黑,導致外觀很不討喜,而奇異果因水分較多還是保有濕度,則芭樂外觀、味道及試口性都不錯。
        經過多次實驗發現,奇異果經過烘烤後再放進冰箱冰鎮在那去烘烤其適口性及外觀皆不錯。第三次我們又多了蘋果及鳳梨,在烘烤過程中發現鳳梨因邊緣較薄因此容易燒焦,但其外觀並會影響太大,味道及試口性皆不錯,至於蘋果的話,烘烤完的當下試吃,吃起來的口感是脆的但放一天後其脆度就沒了,不然蘋果的外觀及試口性也是不錯的。 經過這麼多次的實驗發現每種水果的烘烤溫度、時間及厚薄度皆會影響烘烤出來的結果,也從問卷中得知那些水果果乾的接受度是大家比較喜歡也可接受的,從中得知我們應該如何去調整水果果乾的厚薄度、烘烤溫度及時間,並且將其改善也能完成我們的目標。
本次魔法家族執行後,組員學習狀況質量化:
1.經由市場調查分析,了解市售果乾商品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口感、包裝成分標示。
2.透過參訪與文獻資料收集,以及實際的實驗操作,學會果乾製作的烘乾條件和水果片的厚薄度設定。
3.設計一份針對消費者型果乾適口性的感官品評問卷。
4.進行果乾的適口性試驗,利用有效性的感官品評問卷,進行數據分析,了解消費者所喜愛的果乾產品。

整體心得

        藉著這次的魔法家族,我們以果乾為主題,將新鮮水果烤乾燥成水果乾,烤出來的果乾跟一般我們看到市售的果乾不一樣,我們沒添加任何添加物發現會比市售的水果乾看起來更不好看,有些味道苦苦的或太酸等等,由此可見市售的果乾添加了很多不健康的添加物。
        從市售的果乾產品調查及試吃,到與老師一起分析試售果乾產品的優缺點再從中做改善以達成我們所要做的果乾產品。看過很多市售的果乾產品其外包裝都很吸引人但內容物卻不是如此,有些產品的適口性還很差,加上市售產品會有額外添加劑,因此我們想藉著這次利用天然的果乾去研發成健康又無添加劑的果乾產品,使大家吃得健康又安心。
        當我們開始自己操作後,試了很多種的水果,每樣水果的烘烤時間、溫度及切的厚薄程度都會影響到烘烤好的成品,發現在製作果乾時,要讓它乾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製作產品時不僅講究好吃,還講究賣象,所以需要長時間以低溫烘乾(50∼60°C,7∼9小時)才會使外觀佳,但常常只能烤到7小時,因而造成產品大多是濕濕的,進而影響保存期限。目前,現在我們這個團隊已經順利生產出:奇異果果乾、鳳梨果乾、蘋果乾、芭樂乾,但還是有些障礙需要克服,如:奇異果乾的外觀好看,但在食用時就很酸;鳳梨乾是邊邊線過乾的現象,但好吃、味美;芭樂乾則是不容易乾,時間須更常、成品縮水嚴重。
        在這活動上,我們從中學到了該如何去收集有關果乾的相關資訊及該如何去操作做出果乾成品,過程中雖然有遇到阻礙,但因大家的配合度及向心力高,因此順利的解決我們的阻礙,例如:果乾的外觀可能不太吸引消費者,於是我們想找出更多的可能性,再對於各方面做出調整,讓果乾更具有吸引力。
        想要在健康和美味下同時兼顧真的有一些考驗性,於是我們組員嘗試做了多種的變化及嘗試去將果乾的口感外觀加以改善,以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果乾,並且也與老師多次討論畢竟老師想的會比我們學生顧慮到的更多,因此將果乾的品質慢慢提高到能與試售果乾相比甚至比試售果乾更好,我想這是我們所要的主要目標。
        透過這次活動,我們學到許多做事的方法,在對於目標和想法之間,需要更多考量更多討論,和尋找問題及更實際解決方法,去讓這件事更加符合我們的期許。每一次的實驗後我們都會開一個品評會議,試吃當天或是前一天做出來的果乾以及討論該如何改進甚至探討要怎麼研發出另外一種產品等等,這些都使得我們在下一次的實驗更加清楚如何改善。

果乾品評及討論

果乾品評及討論

葉婕如 -反思與回饋


鍾采玲 -反思與回饋


鄭筑元 -反思與回饋


盧芷瑩 -反思與回饋


沈彥汝 -反思與回饋


朱柏婷 -反思與回饋


謝佩君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