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947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涂幃玲

執行率

95

  • 4場活動
  • 剩餘585元
  • 預算11960元
  • 已執行 11375元

學習目標

家族名稱:照亮你我的路
所在宿舍:5.嘉義-2舍
主題: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謝靜秀
系所:護理系
1.在全臺各醫療院所通報的病人安全事件中,跌倒都是高居第一位的事件,而防止病人跌倒,是醫策會在105年至106年度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十大工作目標之一。
2.研究顯示大多跌倒發生在大夜班居多,約80%住院病患對於夜間行走活動表示困難,而主要原因為清晨起床梳洗及如廁時照明光線不足,如何讓醫療環境能夠更安全,成為團隊最關心的重要課題。
3.醫院裡傳統活動式點滴架主要功能僅供吊點滴及尿袋使用,團隊將重點放在傳統活動式點滴架上加裝三段調控式360度燈光,增加照明光線,以解決病人摸黑找不到電源開關、方便夜間病人下床及如廁,也不需打開房室電燈影響其他病友等問題,願有60%住院病患對於夜間行走活動表示較以前容易,及降低院內跌倒發生率的50%。
4.此設計也能增加護理人員在夜晚需執行護理工作的實用性,幫助夜間護理人員操作護理工作,願護理人員能有70%認為在夜間執行護理技術較以前方便。

計畫內容

        討論傳統點滴架的功用,規劃傳統點滴架應如何改善,以讀書會方式討論適合用於點滴架的LED燈與充電電池的種類,以及討論臨床實際使用狀況(包括病患及醫護人員),研究如何才能使醫護人員工作方便,且利於病患移動而不至於跌倒,並查閱文獻,針對臨床使用作調整,選擇適合用於體積、重量小、以及以電池作為電源的LED燈管,並將LED燈管架設於手把之處,以便醫護人員工作以及定換移動方面的使用,尋找適合用於活動式點滴架的鋰離子電池,它是充電電池之中能量密度最高者,也即最輕,最後並設計點滴架結合LED燈管之初步結構。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預定行程

預期家族活動1

預期家族活動2

預期家族活動3

預期家族活動4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我們此次的設計動機,是由於醫療院所通報的病人安全事件中,跌倒都是高居第一位的事件。
        而研究顯示大多跌倒發生在大夜班居多,約80%住院病患對於夜間行走活動表示困難,原因為光線不足。
        因此團隊將重點放在傳統活動式點滴架上加裝三段調控式360度燈光,增加照明光線,以解決病人摸黑找不到電源開關、方便病人夜間下床及如廁,以及方便護理人員於夜間執行護理工作,而藉由此次的活動有了這樣的設計。

最初之設計圖

最初之設計圖

結果與討論

認真與老師討論之模樣

認真與老師討論之模樣

        藉由這次活動我與組員共同參與了專題的製作及發表,過去在國高中,我都沒有類似的經驗,一開始在討論要設計甚麼樣的作品,過程中會碰上我們的理念已經有人使用過只好放棄,還需要去找哪些文獻來佐證,有很多可能像是我們的設計需要哪些機殼甚麼的,需要用哪種電池比較好,不是屬於我們領域範圍內,那時都會覺得很挫折,說真的那時候覺得未來的路好漫長,覺得要完成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結果沒想到在老師的帶領與指導下,加上我的組員們都很願意提出想法及配合,在我們並肩合作及共同討論下,才能夠有這次的成果,這份榮耀是大家的,我也覺得成就感十足!
        我們此次的設計動機,是由於醫療院所通報的病人安全事件中,跌倒都是高居第一位的事件。而研究顯示大多跌倒發生在大夜班居多,約80%住院病患對於夜間行走活動表示困難,原因為光線不足。因此團隊將重點放在傳統活動式點滴架上加裝三段調控式360度燈光,增加照明光線,以解決病人摸黑找不到電源開關、方便病人夜間下床及如廁,以及方便護理人員於夜間執行護理工作,而藉由此次的活動有了這樣的設計。
         專體討論這段期間,大家一起分工合作,討論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讓我們能將此專題修正到更好,謝謝指導老師的協助,讓我們能抓到創新的重點,提供我們許多資源,謝謝學校讓我們修這堂課,讓我們不僅學習到護理相關知識,也讓我們接觸到專題創新這方面的課題。
        在專題製作的過程中,很慶幸我們組員之間配合的很棒,只要有困難大家不會視而不見反倒會提出想法或者意見出來,透過一而再再而三的討論及想法分析,我們完成了這次的內容,也很感謝老師的協助讓我們的計畫更完善,雖然最後我們沒有做出成品,但是這次的經驗卻激發很多我們的創意!
        這次專題設計的點滴架,附有三百六十度旋轉的燈光,可以配合病人或是護理師的使用,可以方便病人於夜間上廁所時有燈光照明,使跌倒風險降低,也能夠讓護理師於夜間做技術時能夠盡量不打擾到病人休息,期望能夠使各方於使用點滴架時可以改善以前護理師於夜間執行技術時干擾到病人睡眠,與降低行動不便之患者於視線不良時跌倒的風險。
         照明系統能選擇環保節能健康長效耐用是我們特點也是我們將維持的初衷,視野能在黑暗間以光通量超過400的照明設備,安全的走在醫院各個角落,夜晚使用照明能更自在的使用照明並不打擾同病房之病友,是個既安全又具人性設備,當然在成本、環保的考量上,我們設計了拆裝式的模組,搭配環保充電電池,不但能滿足需求者,又不浪費能源

整體心得

        藉由這次活動我與組員共同參與了專題的製作及發表,過去在國高中,我都沒有類似的經驗,一開始在討論要設計甚麼樣的作品,過程中會碰上我們的理念已經有人使用過只好放棄,還需要去找哪些文獻來佐證,有很多可能像是我們的設計需要哪些機殼甚麼的,需要用哪種電池比較好,不是屬於我們領域範圍內,那時都會覺得很挫折,說真的那時候覺得未來的路好漫長,覺得要完成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結果沒想到在老師的帶領與指導下,加上我的組員們都很願意提出想法及配合,在我們並肩合作及共同討論下,才能夠有這次的成果,這份榮耀是大家的,我也覺得成就感十足!
        剛開始要做的時候覺得困難重重,光是想要做甚麼就想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後來朝著可以給某休人帶來便利的方向去想,陸陸續續有人提出想法,然後討論,但總是在發現不可行之後,又換,一直嘗試到最後,才得出這次要做的主題, 但這次的主題在我們構思完成之後,才發現要完成也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從畫圖設計,結構討論,材質構思,電力來源..等等的,都花非常多時間尋找文獻、討論內容,曾經還覺得是不是市著各作品也不可行,但是很感謝老師的幫助,最後讓我們順利的產出這個作品還成功的申請到了專利,雖然這次的過程很艱辛很漫長,但是作品出來的時候也非常成就感,也謝謝組員們一路互相幫助我們才能完成這個作品。
        這一次的專題製作-照亮你我的路,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一開始大家絞盡腦汁,完全不知道要從何處下手,只一味的亂丟一些想法出來跟組員們分享,再經過一次次的討論和交換心得,我們才有最終這完美的成果;當頭一次聽到專利升請成功那種不可思議,就跟入選魔法家族一般,使我們欣喜若狂阿,真沒想過我們也有被看見的時候,我們把我們在校所學以及臨床短暫經驗都發揮在這次專題上面,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過程中面臨各種的困難,也曾被指導老師否決過,不過我們大家並沒有氣餒,查了文獻、也向各領域專業同學發問,有好多解決問題的管道和資源讓我們去利用。
        我們在這次專題製作認識的不少模組以及元件,更重要是團體合作溝通的技能,最後希望我們這次的作品能被運用在醫院各個角落,照亮你我的路不怕危險不怕黑暗。
         對於此專題報告剛開始我們毫無頭緒,組內有過類似經驗的人只有一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壓力很大,很多的想法也被否決過,但是經過多次的討論與想法上的溝通之後,我們設計出來能夠運用於醫療環境當中的東西,而能夠有這種想法也是因為我們於實習時的觀察,透過那些臨床經驗激發我們的靈感,此設計不僅可以讓醫護人員於臨床工作上更便利,亦可使病人加以運用解決於夜間想上廁所又擔心影響其他人的困擾,經由與老師的討論及協助後讓我們的想法跟內容更加的完整,雖然最後我們沒有實際做出成品且運用於臨床工作上,但此想法對於未來的醫療環境能有一定的幫助。
        這次的專題報告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從題材的挑選、資料研究、構圖跟到最後的海報發表,一開始報告的題材我們就想了很久,換了又換,最後決定以點滴架上裝置LED,幫助夜間照明,過程中我們因為對機械裝置及LED燈的相關知識都不清楚,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卡關了一段時間,經過我們的討論及文獻參考,終於能讓此專題順利發表。最後我們以海報方式呈現,並沒有到實際做成成品這個階段,還未真正能活用於臨床,而當初我們設計此專題所下的預期成果,約有八成的護理人員及病患認為能防跌及增加夜間便利性,顯示出此專題在未來的可用性很高,但願不久能夠成功用於臨床,提升護理人員的便利及病患之安全。
         這是我第一次做專題,以前高中的時候沒有接觸過這一些,所以剛開始知道這學期要做專題時有點不知所措,還好我們組員有人高中時曾經參與過,剛開始討論時連一點方向也沒有,想到什麼就說,常常都沒有一個結果,在「照亮你我的路」以前我們有想到別的,但好像早就有人做過這個類似的發明,而且構想也比較複雜,有了新的構想以後,又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難題,因此決定改變這次專題的主題,因為想到在病房哩,病人跌倒是比較嚴重且常發生的事,因此產生了附有燈光的點滴架這個理念,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大家都很用心地討論著,構想握把、燈光、照射方向應如何設計,也很幸運我們有一個很會構圖的同學,也很謝謝指導老師一直給我們意見,才能夠在專題發表時能夠順利完成。

與老師討論海報之設計

與老師討論海報之設計

簡慧婷 -反思與回饋


施佩辰 -反思與回饋


邱于珊 -反思與回饋


張鶴齡 -反思與回饋


盧致廷 -反思與回饋


鄭怡宣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