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836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范峻銘

執行率

100%

  • 7場活動
  • 剩餘0元
  • 預算12000元
  • 已執行 12000元

學習目標

基本資料:
所在宿舍:1.林口-庚心樓
主題: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邱麗玲
系所:保健營養系
本學期希望能將產品量產化,且要讓產品更加親民,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了解咖啡,並且推廣本地產品,雲林縣古坑鄉台灣咖啡豆,以往的實驗都是用專業的器具且講求沖泡方法時間,但我們所面對的客群,因依照需要而研發,在此方面的研究還不足,本學期希望能將台灣咖啡豆商品化,且要另外設計屬於我們的商品標章。

計畫內容

經過一連串實驗,從最初的挑豆跟烘培到沖煮,都已經完成大部分,現在要專研的是,產品的保存,若此產品只有對精品咖啡的顧客消費,那就非常簡單,但此實驗都是著重在一般消費者,需要更改原本對器具的專業開發,需要大量市場調查,請人來自己沖泡該產品,且紀錄該產品之變化量,做為參考數據。
而商品化該產品,必須要有特殊的商標加以設計,會讓各位幹部一起設計,並連絡廠商進行量化製作。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家族活動5

家族活動6

家族活動7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本次研究室延續前社長的咖啡黃金比例,後來製作成濾掛包,但其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特別加以改進,並且設計外包裝,不在使用公版之包裝袋,使其產品更有特色。

濾孔大小比較

濾孔大小比較

結果與討論

杯型設計問題

杯型設計問題

        結果與討論:前面因為有新加入的成員,所以把咖啡知識與器具另外再深入研究一次,其中成員們有陸續變多,使最後成品製作比較有討論空間,最後主要是更換原本的內袋形式,原本的內袋為方形特快板,衝的時候如果水流過大,會使咖啡味道翠不出來,在製作過500袋的經驗後,去詢問老師,才發現其實他們對於這個包裝設計不夠了解,再沖完之後必須要拿起來,所以在設計內袋時,因該選擇過濾較慢的濾帶,與廠商聯絡後,發現有各種不同的濾掛袋。
         經過實驗後,選出三樣,同時進行實驗,發現新型濾紙的架構還不錯,但對於新手來說過於困難,若水柱過大會使其衝出杯圈範圍,故不採用,鑽石型濾紙設計最特別,需要自己撕開城需要的角度,但我們知道,大家都是熱水機開了就沖,不能使用,最後還是在一班型裡面挑比較好用的,慢速型,我們用過飲水機沖泡,發現慢速型會讓水流停在裡面,這樣達到浸泡的效果比較夠,與原本的黃金比例口感較為接近,而初袋版本沖出的咖啡不適合浸泡,如果使用者又將其濾掛包浸泡太久,會造成口感極差,味道特別澀的問題,而慢速型,因為孔洞較小,比較不容易將澀味帶過去,但浸泡超過8分鐘後澀味依然會浮現出來,但較不苦。
         本來是希望在後面的設計上能更改,後來因經費所苦,並沒有做修正,只做正面封面設計,但很可惜,最後經費的不足,使其產品又停留在不能出版的窘境,封面已經轉為AI檔只要,目前廠商正在等我們回應。

整體心得

        整體心得:第一次當魔法家族負責人,對於這次的企劃經費被砍有點難過,但沒關係,接了就是要做,至於能到哪就到哪了這次其實主要是更換內袋的格式,與外帶的設計,也可能是我打得不夠清楚,不過這次我最後要到估價表,特別請廠商用最便宜的方案給我,很可惜在最後還是付不出來只好作罷製作過程其實不會太困難,只是需要耗費比較多的時間,必須先讓大家了解台灣咖啡豆的特性,特別從不同地區帶來,南投的咖啡豆豆子種類比較大一點但是烘培質地卻是中烘培。
        而這次訂購豆子時也發現,原來豆子進貨不一定是水洗豆例如今年是暖冬,只要太陽夠大,他們就會採用日曬的方式收成,這樣的實驗誤差我們遽然沒有計算到,還好後來請指導老師進貨,才發現其中的奧秘咖啡內袋已經有廠商做好,我們試泡過後的結果,雖然覺得用錐狀濾杯會更合適,但考慮到所謂的普及化以及推廣的精神,畢竟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會準備一隻手沖壺,當然用飲水機沖的人占大多數為了符合市場要求,我們用飲水機做過兩次實驗,錐狀濾杯都會報粉出來,並不適用於大眾普及化的概念,所以最後還是選用一般型濾杯當然為了符合前面的黃金比例。
        我們也使用過不同的濾孔大小,發現慢速行會讓使用飲水機的消費者更容易關水不會一直沖到沖過頭,算是本次實驗最大的收穫至於外袋設計,請妝品系的同伴一起編排設計,其中因為板費問題,只能用到雙色為極限值,開模後即印刷目前的經費不允許我做到開模印刷,所以最後呈現的成果只能放上初代設計,與板型不合的地方會請廠商再做修正。

老師包裝

老師包裝

邱冠菁 -反思與回饋


金忠毅 -反思與回饋


陳佳穎 -反思與回饋


陳曉萱 -反思與回饋


鄒宜君 -反思與回饋


鍾宜臻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