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學習家族
  • (03)2118999 轉5836
  •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范峻銘

執行率

75%

  • 4場活動
  • 剩餘3021元
  • 預算12000元
  • 已執行 8979元

學習目標

基本資料:
所在宿舍:3.林口-庚勤樓
主題:5.專題製作
指導老師:施福忠
系所:老人照顧管理系
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4)推估,預計在民國15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將大幅增加為103年之2.6倍,占總人口比率亦將由103年之12%,增加為150年之41%,由此可見銀髮族照護已經成為高齡化社會的一個重大課題。而輔具的使用也成為照顧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根據研究證實,有效使用輔具,可以改善現有的失能狀況,維持較佳的身體功能,避免跌倒、提供身體的平衡及活動時的安全感(蘇、陳,2008)。
過去五專的學習經驗大多以健康照護知識學習為主,對於創新這塊領域的接觸經驗幾近於零。而銀髮族使用的相關輔具知識也僅侷限最基本的拐杖、助行器等,也常思考到輔具的市場相當龐大,可是輔具的設計卻總是一成不變的,若能將單一功能的輔具加強並進行創新改革,使得單一功能擴展成更多功能,並使生活上使用更方便,故成立此家族希望能藉由此次機會能夠擺脫慣有的思維想法及探討創新銀髮族輔具的各種可能性,並能親自設計並製作出產品。

計畫內容

本次活動中有多次小組活動及諮詢。在這當中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學員討論並一同使創新產品設計的產品能夠更清楚並且能夠更具體、且能真的使用在生活中,除此之外預計邀請相關專業領域的專業講師進行專家諮詢訪談。透過主題探討等活動,藉由討論及網路資源刺激創新產品的思維方向,而學員們能設計出一項銀髮創新輔具的真實產品。

預期質化成效


預期量化成效


家族活動全記錄

家族活動1

家族活動2

家族活動3

家族活動4

成果稽核表內容

家族活動內容重點概述

        在這當中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學員討論,使創新產品設計等相關概念及問題能夠更清楚並且雛型部分能夠更具體、且能真的使用在生活中,除此之外預計邀請相關專業領域的專業講師進行專家諮詢訪談。
        參訪日間照護機構進行第一手資料收集,像是觀察長者們對於此輔具使用上有何感想,而現有的輔具是不是對於長輩們來說不夠完善而可以進行更改設計甚至創新的部分,且透過讀書會及主題探討等兩次活動,藉由創新類書籍及網路資源刺激創新產品的思維方向,而學員們能設計出一項銀髮創新輔具的雛形樣品。

產品海報

產品海報

結果與討論

產品第三代利用束口袋

產品第三代利用束口袋

        因為「肌肉骨骼」及「感官知覺」兩大系統會直接影響高齡者日常生活的實際操作以及其活動能力與範圍,更會直接影響到高齡者接收外界訊息的程度與反應能力,而在近年許多機構推崇感官統和,幫助高齡者改善其活動能力,而觸覺系統,是最基本、且影響力最大的系統,是提供我們周遭環境訊息最主要的來源。
        而因為老年人的手部攣縮問題導致手部無法張開,而有汗水便覺得很不舒適,像是濕、黏、的觸感,因此要使汗水快速移除, 保持皮膚表面乾燥。所以在過程中我們一直利用不種材質以及內容物的填充來突顯出我們的產品,且不限制於只能給高齡者或是失能者使用,透過多次選擇後採用吸濕排汗的布料及搭配使用觸覺球的輔具使用,融合兩者特點再加以設計出特殊的外型及內部結構的設計。使用本創新產品不僅只於可以減緩手部攣縮的狀況更能依照個人的攣縮情況去調整目前所適合的復健狀況,透過吸濕排汗布料的特性也能抑制手部汗腺排出汗水而因為長期使用手部輔具而手部潮溼進而產生黴菌滋生導致香港手的問題發生。
        最後我們也實際的利用問卷來訪問臨床工作者以及入住機構的高齡者來做測試,使用兩種不同的觸覺球當內容物,得到許多不同的意見,內容物像蛋形的握起來比較吃力,會讓手部較有力的長輩得到有效幫助,但若手部較無力者,會沒有感覺,並未達到讓高齡者獲得手部知覺感受,但相較下卻是體型較小另一個多了像角的觸覺球,更可以讓手部增加刺激以及有趣的感覺,但是對於手部已經攣縮較嚴重的長輩者可能較無法使用,因為手部無法撐開放入此產品我們這兩項可能還需要再思考,經過此次透過臨床的接觸,讓我們更可以清楚明白此產品的優缺點,以及更讓我們正視高齡者肌少症此事。

整體心得

        我們相當開心能夠參加此項活動,也讓我們學習到很多,利用不同的資源去找尋我們需要的答案,透過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來了解,比如找尋復健老師來告訴我們更好的復健方式,且了解此復健方式對於高齡者來說有什麼樣的功能、好處,或是我們應該要注意高齡者已退化的關節上,又能夠做什麼樣的運動來讓他們使用此產品可以更幫助到他們訪問到衣服設計者來瞭解說各種布料的特質,能夠吸濕排汗的、布料該如何選擇、顏色配置等等問題,以及在布料及觸覺球的縫製過程,都是接由設計者在旁協助我們。
        雖然過程中時間緊迫,因為我們有實習組以及在學組,我們多利用不同的時間來討論,但也感謝實習組的同學能夠直接透過此機會來做近距離的與臨床工作者以及入住高齡者來做接觸,直接讓我們可以瞭解到此產品的優缺點,我們也能夠做討論並且持續做產品的改良,雖然資源以及執行過程都有限,但是在與復健老師、設計者的密切討論下、找尋相關文獻情況下以及大家同心協力下,我們也如期完成此項半個作品,雖然改良的版本有許多,或許不完美,或許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我們學到的經驗卻是很多的。
        我們遇到不同領域的人,來告訴我們該注意的、告訴我們應該要換另一個角度思考的等等,如同復健老師說得若我們設計一個中小型的手部輔具又如何?高齡者已攣縮的手也無法使用,後來復健老師也建議我們能夠做一個有充氣功能的輔具,雖然老師告知我們也可以這樣的做,這更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雖然資源時間有限,但是在過程中我們認為作品不完美沒關係,最重要是經驗和知識,透過這次我們更會去思考長輩們的需求,不在只是看表淺的一面,而是我們更可以去思考為什麼,謝謝組員謝謝那些教導我們的人。

第四代

第四代

王嘉淋 -反思與回饋


楊育涵 -反思與回饋


廖怡瑄 -反思與回饋


蔡亞婷 -反思與回饋


鄭佳雯 -反思與回饋


鄭依惇 -反思與回饋


長庚科技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